环保与发展不能再压跷跷板

环保与发展不能再压跷跷板

国家环保部2011年印发的《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2011-2020年)》显示,全国近20%的城市集中式地下水水源水质劣于Ⅲ类,地下水源保护治理工作已经迫在眉睫。但是,有关地方环保部门被地方利益裹挟、无法正常履行职责的质疑声使得问题的解决看似遥遥无期。中央垂直管理环保部门的呼声再起。(2月20日,中国广播网)

环保与发展始终处于地方政府难以平衡的跷跷板两端,更是一个难解的现实必答题,然而在事关全民生存的环境问题上,再难解也得解。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似乎达成了一个“共识”: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就像是压在跷跷板的两端,重环保必然压制发展,要发展就必须牺牲环保。于是,为了急于改变落后的发展面貌,地方政府就在发展的一端加码,从而导致了发展向大自然过度索取,大家都知道环境一亘受到破坏就难以自我修复,可在发展前景的诱惑面前依然不顾环境的恶化,总是幻想发展之后再回过头来通过人工治理恢复被破坏的环境。地方政府如果只是一味追求发展的短期效益而漠视公众生活空间,这甚至比污染环境更加让人担忧和可怕。

面对环境问题说政府一点儿都不关心,显然有违事实。从国家到地方大小会议和政府报告,环保问题一直都是热门话题,但对于地方政府来说,环保问题往往也是说得多做得少,甚至有时说是一回事,做是另外一回事。特别是涉及到排放污染的企业对地方财政有重要贡献时,地方政府往往就显得有心无力,因为污染的大企业往往也对地方财政的贡献比较大,也是当地经济发展的支撑力量,地方政府就有保护它们的动力。

对一个地方来讲,经济不发展是落后,然而发展的实践表明,经济发展而环境恶化同样也是落后。离开经济谈环保无异于缘木求鱼,离开环保谈经济无异于竭泽而渔。环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根本,只有保住绿水青山,才能带来金山银山。为追逐GDP数字快感而置环境不顾,这不是政绩,而是发展的败笔。因为政绩既要算经济账,更要算生态账,我们需要GDP的增长,更需要保持良好生态环境的GDP增长,环境不仅是我们的生活乐园,也是我们子孙后代的生存空间。

环保这个热门话题,也是社会的潮流所向,一个地方的环境状况事关一个城市的形象,更与公众的健康水平息息相关。企业排污造成的后果往往是利润由企业赚,而留下的污染则是由大家来共同承担。因此,环境保护不能寄希望于依靠企业的道德觉悟,还必须依靠政府的管理和调节,对于公众来说需要的是看到执法部门强有力的作为去卡住污染的脖子,从而保证公众呼吸的顺畅,全力守护一个美丽的家园。

责任编辑:佘小莉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