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德基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德基础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倡导”将诚信的价值取向上升并凝练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素之一,包含了从理想价值属性到现实价值目标和道德价值要求的多层次价值理念,反映了国家、社会、个人各层面的愿景和诉求。

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德基础。当代中国,要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要实现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离不开道德个体的支撑,一个富强的中国应当是一个道德文明的国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要建立在坚实的道德基础之上。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三个“倡导”,把“诚信”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和要求之一,强调了作为一个社会主义社会的公民,应当具有的核心道德价值。

诚信是中华民族优秀道德传承下来的诸多美德中的最重要的道德要求和核心价值,在诸多中华美德对个人品德的要求中,居于核心地位,是其他一切道德价值之本,它是个人道德的本源,也是社会道德的基础。民无信不立,当每个公民有了诚信与善良的品格,就不会在市场中为了个人私利来欺诈。如果亿万中国公民都有着诚信的品格,中华民族作为讲道德讲诚信的文明礼仪之邦的信善就会重新屹立于世界的东方。个人的诚信是与市场经济的良性运行和社会的和谐发展息息相关,与我们国家的强盛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紧密相连。

诚信如今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个体道德修养层面,它既是现代公民的社会公德,又是公共领域的交往规矩,也是政府机构的行事准则,还是国家建设和社会和谐的基本要求。小到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到企业、社会团体的约定和政府行为的活动,大到国与国之间的条约,都必须讲诚信。只有个人、政府、国家、社会都讲诚信,诚信才能成为维系整个社会的纽带,才能成为整个社会普遍存在的状态。诚信是市场经济最重要的人文环境基础和健康有序发展的基本保证,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本道德支撑,也是人的自由发展应有的品质和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理应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素和道德基础。

切实加强诚信环境和诚信制度建设。要深入探索诚信价值取向对于个人和社会的德性价值和基础性意义,不断传承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和道德信念,吸收古今中外优良品德,借鉴国外诚信体系建设的经验和做法,进一步健全完善社会主义诚信体系建设,使个人的文明素养与社会的制度保障相契合,为有效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

要把解决诚信问题作为培育公民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突破口,切实加强诚信环境和诚信制度建设。为此,要加快并科学制定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大力完善诚信环境和诚信制度,将诚信价值内化于立法、司法、公共政策、政府行为、企业活动、教育、宣传、舆论以及官员守则之中,加大违信处罚,提高违信成本,切实推进政府诚信、企业诚信、社会诚信、个人诚信建设,使诚信价值内化于公民之心、外化于公民之行,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奠定坚实的道德基础,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有力的道德支撑。

责任编辑:郭浩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