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利益格局的现状分析
如果上面这个分析框架能够成立的话,我们就可以用这个分析框架对照一下目前中国的利益格局形态。
第一,收入分配制度不合理的趋势。改革开放之初,我们提出允许一部分人和地区先富起来,然后再带动其他人和地区共同富裕。时至今日,应该说这个战略在当时无论如何都是正确的抉择。问题在于,经过多年的发展后,先富目标实现了,但贫富差距扩大了。其中一个有说服力的数据就是,在经历30多年的改革开放后,国家富有了,所有中国人的生活水平都大大提高了,但“四大差距”却被放大了:这就是贫富差距、城乡差距、行业差距、地区差距。以收入分配制度为例,上个世纪 90年代初期,在初次分配中,劳动报酬占GDP的比重是53.4%,到2008年下降到39.4%,在初次分配中把劳动报酬挤压到非常小的空间。如果说初次分配不合理,还可以通过二次分配来弥补,二次分配也有一个观察的视角,即看一个国家的财政支出结构中,有多少用于民生的支出。在当代发达国家,财政支出用于医疗、教育、社会保障、就业服务四大民生支出中,最低是 56%,高的像北欧一些福利主义国家甚至高达 70%。而我国的情况是,尽管这些年来,我国的各级政府不断加大对民生的投入,目前我国用于民生的支出无论是总量,还是占财政支出结构的比例,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即使如此,以2009年为例,除去一些有关民生的基础设施支出,实际直接受益于普通老百姓的,占比财政支出的28.8%,几乎是发达国家的一半。这说明,我国在这方面欠民众的依然很多。
第二,政府公共政策公平正义在某些方面出现了裂口,产生了诸如权利、机会和规则的不公平现象。这种不公平,直接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企业与企业事实上不处在同一竞争的起跑线上,企业和企业缺乏公平的竞争环境,特别是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形成明显反差。二是社会在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存在着严重的规则不均等现象,这个群体和那个群体并不处在相对公平的地位上。三是社会成员的发展机会不均等、不公平现象比较严重。比如,一个农村的小孩即使考到清华、北大,毕业以后也很难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社会上屡屡出现严重的“拼爹”现象,这就是一个很危险的信号。因为一旦社会的阶层被固化,上下流动的渠道被堵塞,社会的暴力倾向就很难避免。这一点必须引起我们高度关注。
第三,公权力的约束制衡力量缺乏有效的制度保障。我们对公权力很多的约束都没有形成制度框架。与此相联系,灰色权力、灰色资本、灰色暴利兴风作浪,少数掌权者借助权力影响力,通过配偶、子女、代理人等在市场上进行资本并购、上市重组等灰色资本的运作,一夜之间可以获得巨额的灰色暴利,从而变成巨富。这无疑是更大的腐败。如果一个社会这三个变量都出了问题,基尼系数超过了0.5,这个社会的安全度就会越来越低,危险性也会越来越大。
校正利益格局的改革策略
面对被扭曲的利益格局,校正利益格局无疑将成为改革的重大选项。显然,在推进这样的改革中,既不能只有经济改革,也不能只有政治改革,而是必须三管齐下,进行综合性改革。具体来说,大致有三:
一是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要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例,提高居民消费占国民消费的比例;在二次分配中,要进一步加大民生的投入,提高民生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这项改革目标,主要应该通过经济方面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来实现。
二是要调整政府公共政策,确保公共政策在权利、机会和规则三方面的公平公正。具体实施中,要改革国有企业的垄断地位,为不同类型的企业提供公平竞争的制度环境,下大决心解决医疗、教育、社保等领域的规则上的不公平因素,使之逐步走向公平公正,要为社会成员提供相对公平的发展环境,特别要关注农民以及社会弱势群体的发展机会和受教育的机会,提高包括农民工在内的蓝领阶层的社会地位和收入水平。
三是以“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和“废除特权、弘扬民权、约束公权、保护私权”为政治改革目标,加强对公权力的约束和监督,遏制利益集团的扩张,遏制“三灰”现象的蔓延,通过反腐败构建一个对公权力有效的制约框架。对党政官员涉商活动的行为进行严格限制,对党政官员的配偶、子女参与商业活动的行为进行严格的约束。取消所有国有企业实际上的行政级别,重新审视我国国有企业的现行领导制度和管理方式,所有国有企业的管理经营者实行市场化。从长远来看,我们在这个涉及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政治领域,只有确立起“三清”“四权”的改革目标,才有可能真正走出困境。因为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改革目标。而要实现这“三清”,就要同时确立“废除特权、弘扬民权、约束公权、保护私权”的改革目标,如果没有后者,就很难保全前者。换句话说,在校正已经被扭曲的利益格局的环境下,如果我们在政治层面的改革,没有新的重大举措,没有以更大的勇气和更大的决心推进政治改革,也可能是很难奏效的。正是从这个意义说,校正中国利益格局被扭曲的局面,最主要的,大概不是出台一个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方案,而是要高高举起“三清”“四权”的改革旗帜,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