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多数人有钱花、想花钱、愿花钱?

如何让多数人有钱花、想花钱、愿花钱?

“扩大内需的难点和重点在消费,潜力也在消费。扩大居民消费要在提高消费能力、稳定消费预期、增强消费意愿、改善消费环境上下功夫,不断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人民日报》3月7日)

拉动内需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之一,也是国家的战略目标,同时也是广大消费者的愿望,特别是大多数人追求与向往的天堂。

中国的财富积累有其显著的特点,就是少数人掌握着大多数的财富,大多数人掌握着少数财富,掌握我国大多数财富的少数人消费已经饱和,有钱花不出去和无地方可化,掌握少数财富的大多数人渴望消费,可是无钱可花。这就是当前中国的财富、消费和内需结构现状。

这种结构现状显然是不合理更不符合国情,没有办法调动拉动内需这部分多数人的积极性,中国的工人和农民以及无业者、失业者、下岗者、自由职业者、退休人员构成这个多数消费者的主体,这个占公民80%以上的阶层大多数收入很低,所得收入基本能维持平时的生活费,遇到紧急突发事件要通过借债来解决。而富翁、高管高官、尖端人才占极少数,机关事业单位公务员和垄断企业职工占一小部分。他们有消费能力,但一是消费已经饱,二是人数占少数,所以难以承担拉动内需的重任。

所以拉动中国内需的关键和根本问题是要解决大多数群体阶层这部分人的问题,解决大多数的消费问题最要紧的硬指标是必须有钱花,再想扩大家庭的物质基础建设,兜里没钱,寸步难行。首先必须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扩大拉高中等收入这的队伍人数和收入,通过税收等手段把高收入者财产转移到国家财政和低收入者的手中。让这个多数人的群体手中有钱。

有钱之后还要转变消费观念,要宣传和鼓动他们想去花钱,这是一个非常漫长的一个观念转变过程,但是在我国这种观念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必须改变与提高,这就需要借鉴一些西方的消费观念和继承法进行深入广泛的宣传,激发国民想花钱的意识和理念。

要真正实现想花钱的理念和意识最根本的要有社会发展的软硬件作保证,发展健全的社会保障、福利性医疗、保障性住房、免费教育事业,让消费者在这些主要花钱的方面没有后顾之忧,也不用去花大量的钱,更没必要因此背上沉重的思想包袱。手中的多余钱无地方可花,不用你宣传鼓动他们就会自然而然的用于增加家庭物质和基础建设,提高生活质量。

无钱撂倒英雄汉,无钱甚至可使一个人失去勇气和尊严。水浒英雄杨志卖刀、隋唐英雄秦琼卖马就是最好的证明,没有饭吃,无法维持生命还谈何尊严?如今的工人和农民口袋羞涩,人情份子钱、红包、压岁钱、和有钱的亲朋聚会他们是没有资格比拼的,只能让自己的尊严在有钱的亲朋面前遗失殆尽,口袋羞涩也让他们没有信心和有钱的亲朋交往。他们连人格和尊严都无法保证,又哪有能力去消费支援国家内需呢?

所以要让大多数没钱的老百姓达到拉动内需实现多数人想花钱、愿花钱的实际效果,就必须让他们手中先有钱,先有信心和尊严,而且先进的社会保障和福利要让他们这些钱没地方可花,花不出去他们就会在意识和理念转变的情况下主动去提高自己的文化和物质生活,扩大家庭和个人生活需要投资,主动去消费,从而拉动我国的内需,国家只有靠这部分大多数人的群体积极起来消费,中国的内需也才能真正拉动起来,推动经济的腾飞与发展。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