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向全党提出“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重大课题。这是党在致力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的历史阶段下,根据新形势,着眼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与纯洁性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是党对自身建设的新要求。

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执政党是顺应世情国情党情新变化的客观要求。执政党要有什么样的功能才能完成它的执政使命,总是与党所处的客观条件和执政环境相联系。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执政党,是党对世情国情党情新变化科学判断基础上作出的重大决策。从世情看,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科技日新月异,知识经济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经济形态,创新能力成为衡量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核心因素。从国情看,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处于改革发展的攻坚期和社会矛盾的凸显期,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所肩负任务的艰巨性和繁重性,所面临的矛盾问题的规模和复杂性,所面对的困难和风险,都是世所罕见的。从党情看,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发生了深刻变化,也要求执政党的功能实现相应的转变。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使党面临的“四大考验”更为复杂和严峻,这在客观上对党的建设提出了严峻挑战。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要长期执政并完成党所肩负的历史重任,唯有通过不断学习来提高自身素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全面服务来赢得广大群众的支持、信赖和拥护,通过持续创新来应对和破解改革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

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执政党既是党在90余年的奋斗历程中对自身建设经验的科学总结,又是在60多年的执政实践中对执政党建设规律更全面、更深刻的把握。建设学习型执政党,才能不断提高党的执政本领和执政能力,正确认识和准确把握执政规律,永葆党的先进性。建设服务型执政党,才牢牢把握住了执政党建设的根本规律,才能彰显党执政的根本价值取向,巩固执政地位。建设创新型执政党,才能在汹涌的国际大潮、复杂的社会实践中抓住机遇,积极应对挑战和考验,成为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坚强领导核心。

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执政党必须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推进,为此,必须继续保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精神面貌,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实践中全面推进党的建设科学化,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建设学习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就是要以学习为手段,掌握和运用科学理论、科学规律与科学方法,提高服务本领和实践创新能力。一要树立高度自觉的学习意识。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所具有的学习属性所决定,它的成员必须具有高度自觉的学习意识。为此,建设学习型执政党,首先要教育和引导广大党员、干部重视学习、勤于学习、善于学习,将学习作为一种持续的自觉行为和精神追求,着力于提高学习力。二要明确学习内容。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所具有的政治属性所决定,它的成员必须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当前特别要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为重点,增强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此外,还要学习、掌握和运用一切科学的新思想、新知识、新经验,不断在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上取得新成效。三要完善学习的制度机制。要将执政党建设成为具有学习功能的政党,必须依靠制度来定型,依靠机制运作来形成学习功能。为此要加强政党学习制度机制建设,比如建立和完善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让学习成为提高领导干部能力的助推器;建立和完善党支部学习制度,让学习成为党员在党内生活的一种自觉习惯;建立健全学习考核激励机制,并将考核结果与党员奖惩、干部晋升直接挂钩,让学习成为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有力杠杆。

建设服务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就是要以服务为途径,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真正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首先,要在思想上树立强烈的服务意识。为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所决定,在执政党推进伟大事业的进程中,想问题、办事情、做决策都要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坚持群众路线。其次,要在行为上提高服务能力。为执政党服务社会服务群众的职责所决定,党的历史方位的变化,不仅意味着党的主要任务由革命转向建设和服务,而且要在复杂的环境下不断满足群众的新期待。在党执政的条件下,唯有不断提高服务本领,坚持走群众路线,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才能履行好执政为民的诺言,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再次,要在实践中以建设基层服务型党组织为抓手。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基础,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是建设服务型执政党的基础工程。党的组织、党员、干部要转变服务理念,寓管理于服务,将职责的履行融入直接体现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日常利益需求和诉求之中,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促进和谐的作用和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凝聚群众的功能,使党的基层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

建设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就是要以创新为动力,善于在学习过程中、服务实践中总结新经验、寻找新方法、开辟新路径,不断实现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和制度创新。一要始终秉持改革创新精神。改革创新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一个领导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党本身首先要有创新精神,这就要坚持解放思想,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引导广大党员通过学习和实践,不断增强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各级党组织的创造活力,不断以新思路、新方法、新路径解决改革发展中的难题。二要不断推进党的建设的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坚持实践创新,就是要重视实践,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勇于实践,有敢试敢闯的劲头;敢于实事求是,按规律办事,不断在新的实践的基础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坚持理论创新,就是要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要发展就要进行理论创新,就要不断深化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和执政党建设规律的认识,为新的实践提供新的指导。坚持制度机制创新,就是敢于在制度建设上破旧立新,建立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制度,推进党的建设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三要建立健全鼓励创新的机制。建设伟大事业,既要埋头苦干,更要创新巧干,既要破除落后的体制机制弊端,更要通过完善制度机制充分激励创新,使创新成为一种常态,在全党乃至全社会形成善于创新、勇于探索的风气和氛围。

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执政党是一个整体,全面体现了党的性质和本质要求。只有建设学习型执政党,才能切实提高为民服务和改革创新的能力;只有建设服务型执政党,才能真正明确提高学习和创新能力的根本落脚点;只有建设创新型执政党,才能不断增强学习动力,更好地满足群众的合理需求。总之,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执政党,必须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的重要任务,在不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和党所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实践中抓紧抓好。

责任编辑:马少华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