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疏代堵 前路通达

以疏代堵 前路通达

武汉进入花季,随着大批高铁游客涌入和市民纷纷出门踏青,城市交通的考题又一次被摆到了桌面上。

日前,俞正声在全国两会湖北代表团与大家交流时,对武汉着力发展交通设施予以肯定。“解决交通难题不能老是靠限行、摇号,这些都不是治本之策。大建设时期会给人民群众带来不便,但建成之后会带来更好的服务与方便。”

如今不少城市都被交通难题所困扰。限行和摇号虽然对道路降压缓堵起到了一定作用,但因其本身就是一种“堵”的办法,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社会总是在向前发展的,世人对交通的需求,也总是在朝着量多质高的方向提升,而且这种态势不会逆转。我们在破解交通难题上,只有顺应这种发展态势,弱化消极被动的“堵”型思维,强化积极主动的开创思维,朝着向前拓展的方向多施以“疏”为主的治本之策,方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首先是应优化路网结构。路少车多是一个突出矛盾,让道路拓展跟上日益增多的交通流量需要,是破解交通难题的根本所在。城市道路拓展,既需注重增建、拓宽和延伸主干道,更需丰富路网结构,增修支路和打通诸多断头路;城区在地面建筑林立和路网资源有限的境况下,尤宜发展地铁与地面之上的轨道交通,以及按需构建更多的枢纽性、交汇性立体交通路网,在最大程度上提高道路的通达能力和交通分流能力。武汉市近年放眼长远,大抓立体交通网络建设,仅规划和投建的地铁线路就达8条。已经开通的地铁2号线,日客流量最高达到100万人次。为分流地面交通压力起到了积极作用。

另一个重要举措,是优先发展和完善公交体系。道路拓展,很难满足所有车辆密集上路的需要。通过完善公交体系,让公交出行显得更为便捷,是减少公车与私家车上路频率,缓解道路交通压力的有效途径。1辆公交车与1辆小汽车相比,所占道路资源只增加1倍,载客量却为40倍。发展集约型公交体系,可明显提高道路资源的利用率。目前,这方面最需解决好公交线路连通大量新社区问题。前些日武汉市543路公交车,因进汉口后湖缺乏周转场站而被迫撤出,已导致后湖数万居民难以乘公交出行。而东湖风景区等老堵点,也可以通过景区换乘等方式来疏导。

以“疏”为主,还有一个重要课题,就是完善交通管理软件,优化交通标志标线及红绿灯的科学设置。香港的马路窄、车辆密度大,却较好解决了拥堵问题。除了公共交通四通八达,还有关键一条,是周密计算和设置了各主要通行区间的红绿灯亮灯时间。这类问题,亦亟待用管理智慧和科学方法来化解。

以“疏”为主破难题,需要优化和努力的方面还有很多。我们所有的司机和行人,也都要自觉严守交通规则、主动维护交通秩序,这亦是保交通畅通所不可或缺的。

责任编辑:马少华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