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制酒“装”的是特权

定制酒“装”的是特权

有网友爆料:四川监狱系统在五粮液酒厂定制了价格不菲的五粮液专用酒。四川省监狱管理局办公室主任接受媒体采访时辩称,此酒并非五粮液,而是四川省监狱系统2010年向五粮液酒厂定制的接待用酒。

酒是定制的,明明贴着五粮液的商标,却宣称瓶中装的不是正品,而是“100到200元之间”的普通白酒,“是为了降低成本”。如此说辞,实属对公众智商和情感的双重伤害。

购酒的理由千奇百怪,喝酒的理由却只有一个,那便是权力自肥与自利。定制酒并不是什么新闻,在体制内俨然已经成为一种惯例,但以茅台为代表的高端白酒厂家却一直宣称,所谓的“内供酒”、“特供酒”全是假的。事实上,不仅市场上各种“特供”、“内供”、“专供”品种让人眼花缭乱,更有诸多信息透露,市场流通之外,确实存在着一种只对特殊群体开放的“特供通道”。前几年,某部门向茅台公司下的订单函文被公示于网络便是佐证。

公款消费以定制形式出现,“特供”确保品质之外,更在于炫耀特权,以至于“一特就荣”,引得其他方面一片羡慕忌妒恨。试想,若没有体系内真特供的高端与极致,又何来市场上假特供的繁荣与兴盛。

定制酒里明明“装着”特权,却要搬出“降低成本”作为辩解的理由,全然一种不以为然、甚至不屑的心态,犹如广东省阳江市几十名中小学校长浩浩荡荡公款旅游之后,有关人员却拿出“全国都这样”的理由为自己开脱一样。

中央“八项规定”让民众很期待,有些现实却让人尴尬无比——规定管不住一张嘴,禁令叫不停一双脚。控制三公消费,遏制权力腐败之类的道理年年讲,天天说,在一些单位,某些地方俨然成了一纸“空头支票”。如何让管控措施真正见效,仍然是如何将权力关在笼子里的老课题。

责任编辑:马少华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