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2年12月21日正式结束的东盟-印度高峰会上,双边强化了在经济以及国防上的合作。在有关国家提及南海议题时库尔希德表示,中印两国的友好关系对于区域各国都有好处,而南海的主权争议应由中国与东盟各国解决,印度并不愿意干预。
这位印度新外长表示,中印两国目前为止并未因为南海争议而有任何的不愉快。库尔希德说,印度已清楚表明立场,要求中国尊重国际海事法规定与各国的自由航行权,但是领土问题是国与国之间的问题,印度并不打算插手干预。
当然,对这位印度的新外长来说,上任之后的道路充满了挑战。《印度快报》以《印度外交:库尔希德的挑战》为题评论说,现年59岁的库尔希德比他的前任克里希纳年轻20多岁,“毋庸置疑,库尔希德有更多的精力开展印度外交”。
菲律宾外长:对美国有“特殊感情”
在2012年的中菲黄岩岛之争中,72岁的菲律宾外长艾伯特.德尔罗萨里奥给人留下了较为另类的印象:不断发表措词强硬的言论。
德尔罗萨里奥1939年11月出生于菲律宾首都马尼拉,年轻时曾随家人移居美国,先后就读于美国纽约的泽维尔私立高中和纽约大学,并获经济学学士学位。毕业后,德尔罗萨里奥先后担任过保险经纪公司、电信投资公司以及咨询公司的总裁或董事会主席职务,并在多家公司担任顾问。
2001年至2006年,与美国有“特殊感情”的德尔罗萨里奥被时任总统阿罗约任命为菲律宾驻美大使。后来,凭借与阿基诺家族的深厚关系,他又成为现任菲总统阿基诺三世的核心幕僚。2011年2月,阿基诺三世任命他为外交部长。
也许是经商有成,根据菲律宾总统府公布的官员财产申报资料显示,外交部长德尔罗萨里奥以6.58亿比索(约合1500万美元)的家产,成为阿基诺三世政府部长级高官中的大富翁。
据菲律宾媒体披露,德尔罗萨里奥出任外交部长前,曾在菲莱克斯矿业公司等十余家公司担任董事。菲律宾股票交易所网站资料显示,菲莱克斯矿业公司全资拥有的子公司菲莱克斯石油公司对福勒姆能源公司拥有64.45%的控股权。而福勒姆能源公司则是英国石油和天然气勘探和生产公司,在获菲律宾政府批准的礼乐滩开采天然气的第72号服务合同中拥有70%的权益。
2010年6月,阿基诺三世上台后,采取了将南海东部称为“西菲律宾海”等一系列动作。阿基诺三世起初让前政府的外交部长罗慕洛留任。罗慕洛延续阿罗约时期的外交政策,在中美间搞平衡,中菲关系总体平静。然而,在德尔罗萨里奥出任外长后,菲方开始不断炒作南海问题,中菲关系急转直下。
2011年8月底,阿基诺三世访华,中菲签署多项投资协议,把2012年至2013年定为“中菲友好交流年”。可访华结束几星期后,阿基诺三世又常常把“南海”挂在嘴边。
作为一国外长,本应更多考虑用外交手段解决纠纷,但德尔罗萨里奥的做法却似乎“错位”。他公开表示,“中国是很多国家的巨大威胁”,“中国的经济和军力发展对美国的亚太地位构成挑战”,“希望美国向菲律宾提供更多军事装备”。这种公然对中国表露敌意的说话方式颇有“火药味”,很难让人认为菲律宾具有通过外交方式解决问题的诚意。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