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博鳌论坛倾听中国话题

在博鳌论坛倾听中国话题

4月7日,博鳌亚洲论坛2013年会在海南博鳌开幕。

博鳌亚洲论坛2013年会开幕式现场。

3天50多场研讨会,1500多名嘉宾的脑力激荡,全球背景、亚洲视角、中国声音,这就是博鳌亚洲论坛2013年年会带给我们的“饕餮盛宴”。我们惊喜地发现,中国改革议程、经济结构调整、提振消费、民营企业发展等“本土”话题,受到了中外嘉宾的热烈追捧。让我们一起回顾这几天发生在博鳌的“中国故事”,倾听“博鳌声音”,分享“博鳌观点”。

中国经济如何继续稳增长

“经过我们努力,经济增速完全有可能继续保持较高水平。”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8日在同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13年年会的中外企业家代表座谈时十分肯定地阐述了对中国经济前景的预判。

亚洲是拉动世界经济复苏和增长的重要引擎,中国作为世界第二、亚洲第一大经济体,贡献很大。中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将给亚洲及世界带来机遇。在全球经济的持续低迷中,中国经济的未来走势广受关注。

“尽管有迹象显示,全球经济正在复苏,不确定性因素依然存在。”美银美林全球企业和投资银行部亚太区主席贺利华说,“不过,我们看好中国和亚洲的经济发展。”

中国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从2月份的50.1升高至3月份的50.9,是去年4月份以来的最大增幅。汇丰中国PMI指数则从2月份的50.4升高至51.6,意味着生产在扩张,显现复苏强劲。与会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也预测2013年中国经济增速可达8.2%。

部分嘉宾也指出,中国经济仍然面临着下行压力。G20与新兴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主任张其佐认为,由于潜在增长率在下降,今年中国经济增速达到8%难度不小。实际上,除去外需市场下降等不利影响,中国经济还面临着产能相对过剩、企业生产经营成本上升、创新能力不足、资源环境矛盾突出等问题。

如何促进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嘉宾开出的“方子”集中在加快经济体制改革、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方面。

美国前贸易谈判代表巴尔舍夫斯基认为,以新战略释放制度红利,实施城镇化战略,是中国经济未来发展的新动力。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世行原高级副行长林毅夫坚信“中国经济未来20年仍能保持8%的高速增长”,他表示,中国经济还有巨大的发展潜力。这种潜力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在产业升级、技术创新上还有不少后发优势;二是在基础设施方面,中国还须不断完善和改进,要以改革来提高效率,促进中国经济增长。

责任编辑:郭浩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