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美生子产业链调查:海外月子中心良莠不齐(5)

赴美生子产业链调查:海外月子中心良莠不齐(5)

收益很远 麻烦很近

经过一系列轰轰烈烈、煞费苦心的改写“天意”行动后,主角终于降生到这个星球上。是中国人还是美国人,何为他乡何为故乡,这些让他(她)父母们挠头的问题,对这个新生命而言,暂时全无意义。

才一个月大的聪聪因为具有美国社会安全号、美国护照,所以在美国政府看来,他是美国人的“小天使”。然而,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法》明确规定,父母双方为中国公民,本人虽出生在外国,仍具有中国国籍。所以,在中国政府看来,聪聪还是“自己人”。难办的是,中美双方均不承认双重国籍。

有的父母通过或明或暗的渠道,让回国的孩子上了户口,成为事实上的双重国籍。然而,包括王静、陈馨在内,相当部分赴美生子的父母们都没有这样做。担心罚款、担心公职,也担心今后一旦查出,美国政府会认为孩子已经放弃美国国籍。他们做好了在国内缴纳借读费或是上私立学校的打算,这完全在他们的经济承受范围之内。

两代人两种国籍,一个小麻烦是,回国时由中国驻美大使馆颁发给孩子的《中国旅行证》在两年后需出境补办一次(从2010年6月1日起需回签发地更换),或是直接在国内申请“亲子团聚人员申请永久居留”(也称中国“绿卡”);此外,孩子的美国护照,每五年需更换一次。

两种国籍还让一家人的出境变得复杂,“到美国大使馆我们自己出国签证要排队,然后小孩要到中国大使馆排队,受两茬罪。”陈馨无奈地说。

当然,成为美国人的真正好处,尤其是父母寄予厚望的优质教育,要等到孩子进入学龄后才能感受得到。而成为美国人父母的好处,也要等到21年后,当他们依靠这个“抛锚孩子”移民美国的时候才能兑现。

如果决定去美国生产,就要有这个心理准备,因为孩子将来“注定要接受两种完全不同的文化,有着两种不同的身份和价值观,他(她)将面临矛盾和困惑,而培养教育这个孩子将比其他孩子有着更大的难度。”

一位妈妈告诫那些打算行动的家庭。

而聪聪的妈妈王静,已经开始尝试为孩子填平这一鸿沟。聪聪出生后,王静每年夏天都带他到美国参加儿童夏令营。两年来,聪聪的改变让她惊喜。“第一次出去,他很不喜欢与别人玩;而第二次出去,他变得大方了,无论是黑人还是白人小朋友,他都愿意打招呼。”

8月11日,美国私人研究机构“皮尤西语裔研究中心”(Pew Hispanic Center)发布报告,在2008年全美国430万新生婴儿当中,有大约34万是非法移民的子女。美国国内保守派有越来越多呼声,要求修改法律,以防止非法移民的后代自动成为美国公民。

一旦落地公民权不再,王静们迈向美国的通道便将戛然关闭。

“不去美国生,是一种选择。去美国生,也是一种选择”,但王静觉得,在选择的背后,是孩子们完全不同的人生,“也许十多年后,孩子会选择放弃美国国籍,渴望真正成为中国人的。谁知道呢?”

(为保护当事人隐私,文中王静、李琳、陈馨为化名)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