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财政部向社会公布了中央本级2012年“三公经费”预算执行情况和2013年“三公经费”预算数据。与2012年预算执行数相比,2013年中央本级预算“三公经费”减少1.26亿元。“三公经费”只减不增,是新一届政府对公众的承诺,也是社会关注热点。今年中央部门的“三公经费”账单有哪些亮点?记者独家采访了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
汪玉凯指出,今年“三公经费”公布有三大亮点。首先从整体上体现了节约的原则,从80多个部们整体预算来看,较去年降低了一个多亿。第二个特点体现在信息公开比较及时,各个部门基本都能按照要求尽量地公开相关信息,给社会一个比较好的交代,接受社会的监督。这也体现出政府主动接受社会监督的意识越来越强。第三个特点体现在及时的公布“三公消费”的执行与预算情况,这能够有效地化解公众的误解。过去,人们对于“三公消费”了解不多,说法不一引起很多揣测。本次政府带头及时公布“三公消费”,及时地化解了社会的疑虑,有效地引导社会的舆论,这个意义还是非常重大的。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