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非战争军事行动力世界领先

解放军非战争军事行动力世界领先

提要:“非战争军事行动”是冷战后开始流行起来的一个术语,也是越来越受到重视的一种军事行动。解放军在救灾行动中快速反应的表现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赞誉,也获得了国外媒体的称赞。外媒称中国军队非战争军事行动能力已挤入先进国家行列。

4月20日,这是一个让人们难以忘记的星期六。早上八点零二分,四川雅安地区发生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的地震。震情就是命令。根据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近平主席的指示,我军依据“应急预案”立即投入到救灾行动中。至今,我军在救灾行动中的表现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赞誉,也获得了国外媒体的称赞。甚至,有的国外媒体还将中国军队的这种能力与其它国家进行了比较,称中国军队非战争军事行动能力已挤入先进国家行列。

“非战争军事行动”是冷战后开始流行起来的一个术语,也是越来越受到重视的一种军事行动。美国陆军在其1993年版《作战纲要》中提出,在冷战后新的国际环境中,和平与战争之间的界限已变得模糊了,军事力量在技术上的灵活性与多样性以及国际关系的革命性变化,已使得一个国家可以运用军事手段去实现许多政治目的而无需通过战争手段来达到。这意味着,美国一方面准备通过战争来实现其战略目标,同时也准备以非战争手段来维护和实现其国家利益。此后,美国加大了非战争军事行动的运用,如反恐怖、缉毒、反海盗、联合军事演习、显示武力以及支持州政府等。在诸多国际性的非战争军事行动中,美国掌握着主动和发挥性主导作用。可以说,美国在军队的非战争军事行动领域已经构建了成熟的理论和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走在了世界各国的前列。同样,俄罗斯、法国和日本等国家对非战争军事行动都给予了足够的重视,积累起丰富的实践经验。非战争军事行动日益成为各国军队行动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样式。

我军自成立之日起就担负着战斗队、生产队和工作队三大任务。不难看出,我军自建军之时就对非战争军事行动给予了足够的重视。不管是战争时期还是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军在非战争军事行动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打赢战争始终是我军的主要使命。随着冷战的结束,我军面临的安全威胁也开始多样化,我军大力加强打赢信息条件下局部战争核心能力建设的同时,积极推进非战争军事行动能力的建设。一是积极参加地方应急处置行动,如抗击洪火、扑灭山火、安保警戒和抗震救灾等;二是通过与其它国家共同进行非战争军事行动拓展视野,如2002年与吉尔吉斯斯坦举行联合反恐演习,实现了首次与外军进行对付非传统安全领域威胁的联合演习,打开了与外军进行非战争军事行动方面联演联训的大门;2008年我军又首次参与亚丁湾护航行动,不断探索参与非战争军事行动的新形式;三是不断完善非战争军事行动的理论和法律体系,如2006年11月中央军委颁布《军队处置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2009年1月《军队非战争军事行动能力建设规划》下发部队、2010年11月中央军委颁布实施《军队处置突发事件应急指挥规定》等;四是建立和理顺机制,军队在组建“应急办”的基础上,与国家地方其它部门的应急机构建立了信息共享机制、军地联动机制和应急物资保障机制等,使应急反应能力大幅提升;五是加强力量建设,组建了各类应急力量部分队;六是成立了“非战争军事行动研究中心”等研究机构,为非战争军事行动提供“智慧保障”,使非战争军事行动成为我军运用的重要形式之一。在此基础上,我军非战争军事行动能力不断上升,这种能力在这次雅安抗震救灾中得到了印证。

我军在这次雅安抗震救灾的非战争军事行动中表现出这样几个特点:一是驻灾区部队反应迅速,灾情即为命令,灾情发生后立即前出受灾地区实施救灾行动;二是总部按预案启动应急机制,迅速组建指挥机构,落实应急行动“目标”;三是各参战力量协调配合形成合力,如部队与地方力量之间、各军兵种之间力量、地面与空中之间、前方救灾与后方物资保障之间等较好地形成了有机的配合;四是救灾行动有条不紊,有序进行,真正做到了“忙而不乱”;五是灾情透明,“前线”与“后方”信息流动顺畅,保证了社会秩序稳定;六是出动的力量体现了“稳”“准”“狠”,即根据任务准确前出救灾地点、根据受灾情况准确出动兵力种类、根据灾情严重程度准确派出适度规模的兵力等。从目前我军应对雅安地震灾害这一非战争军事行动看,这次行动已经取得了让世人惊叹的战绩。

责任编辑:郑瑜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