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留山芒果上的“牙印”咬疼了监管

许留山芒果上的“牙印”咬疼了监管

榨果汁用的芒果被工作人员咬过;腐烂的芒果经过简单处理以后榨成芒果汁,成为芒果布丁的原料;把过期的产品撕掉标签以后重新卖给顾客这样事情,发生在号称“用健康水果引领甜品潮流”的港式甜品店许留山。因曝出食品安全问题,一度顾客盈门、需要排队拿号的许留山长沙店,才营业一个多月,昨日就被湖南长沙市食安监管部门责令停业整顿。(4月28日 长沙晚报网)

作为声名远播的香港老字号,许留山的“品质”按说难与负面挂钩。许留山长沙店开业月余,生意“爆棚”,每次不惜等上十几二十分钟的大有人在。除了口味本身的引力之大,当与其过人“品质”直接相关。本不该变味的“品质”偏偏变味,监管不严、违法成本过低,是其根本原因。

有细节颇耐人寻味:厨房内幕播出后,在工商人员到来之前,许留山长沙店的玻璃门上就有了“停业整顿”的字条。看起来很像是压力之下的“自觉”,其实不然:而对曝光,员工们神情轻松,一位男员工还指着一位女员工笑话说:“你昨晚上镜了。”大气不敢出的镜头没有,深刻反省整改的镜头没有,“停业整顿”的字条更像是在作秀,在胡乱应付。本不该有的轻松表明,店家并未将曝光视之为“摊上大事”。如此近于放厮的表现,无疑是对当地卫生安全检查监督察力度之轻的折射。不难想像,如非缘于非正常的暗访曝光,许留山长沙店这一行为会持续多久,仍是一个大大的问号。

有网友“吐槽”:许留山长沙店还有“不开发票”问题。如果说后厨隐蔽性强,不易为卫生安全检查监督察知的话,那么前台的“不开发票”,就是在公然放弃设防,表明不怕查、不在乎查。

不仅如此。事情到了这个地步,许留山长沙店竟还对明明白白曝光的恶行予以否认,试图遮掩捂盖,并强行将随执法人员进厨房的记者拒之门外。

压力缺失,最容易催生双重标准。老字号新店的开张, 或许“软环节”确有一个嫁接移植过程,人员素质确有一个适应提升的问题,但作为硬件,按说即使没有卫生安全检查监督,也应毫无例外地具备。然而没有。

举三例:一是许留山长沙店竟然没有消毒柜。二是制作区域空间面积狭窄。三是用来做布丁的凝固剂的“纯鱼胶粉”,没有QS标识。这一双重标准的硬伤,在港方总店那里,应该无法想像。总店“允许”这一硬伤存在,决非偶然,不能不让人油然联想起橘南枳北的古老成语。

事件曝光后,当地食品监管部门才要求店方递交食品安全承诺书。不禁要问:在此之前,这一安全诚信承诺何以缺失?没有足够的监督压力,这样的承诺有什么实质性意义?

老字号陷入“品质”危机,无疑是对当地卫生监督管理部门的一大讽刺。

责任编辑:葛立新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