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铁军:农业造成的污染远大于工业(4)

温铁军:农业造成的污染远大于工业(4)

我们接着看亚洲的小农,亚洲小农经济不管你叫什么主义,印度叫资本主义、日本叫资本主义,叫什么主义并不重要,但是亚洲小农长期就是小农,改得了吗?你让印度人、日本人改改,日本现在农业人口剩5%,你们有人说把中国人70%变成市民,农业就变成规模农业了?这是中国梦还是美国梦?听不懂。因为中国说老实话,你再梦也顶多梦到日本,但是日本只剩下500多万人民人口,那还不照样是户均2公顷左右的小农吗?他改了吗?韩国改了吗?

且不说他改不了,你们看看整个亚洲地区为什么,就是因为亚洲是典型的原住民大陆,外来的殖民者没把亚洲这么大规模的人口把它给减少,份儿它增加了,那结果就是亚洲农业就是小农农业,那小农农业唯一的一个办法就是把各种各样的和农村经济相关的产业,都包装进综合性农协,农民才能在其他的产业领域中获取收益达到社会平均收入,达到社会平均收入,他才帮你维持农业。有机制吗?请问地方政府有没有激励机制抗旱,农民有没有激励机制抗旱?

现在农民的收入靠农业是不可能的,无论你把农业怎么秀出花来,让农民的收入增加,靠农业来增收,这一条已经被事实证明,已经在10年以上的时间反复证明过多少次,我们的官员就是不接受。我不知道为什么他们非得跟事实对着干,所以现在实际上让农民靠农业增收,不要再想了,农民很大程度上靠的是非农领域增收,因此农业主要干什么?既然农民作为生产主体,不能再以农业作为自己收入增加的一个领域,那农业是什么?是资源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安全领域了,所以我们现在讲新三农的时候,我们第一条叫合作农业,农民不合作,搞不得经营主体。第二条是农村,农村是什么呢?叫做稳定农村,或者说可持续农村,第三条是农业,农业叫安全农业。

不再是过去的农民增收、农业增产,然后农村发展,那是过去的发展主义的追求GDP的老三农概念,现在科学发展观生态文明理念之下,三农问题要有新的概念。

接着我们说其实只要我们注重东亚小农社会的理性,我这里列出两个,只要我们注重这个,我们的发展仍然还是有条件的,这点我不多说,大家可以查我的文章,因为讲起来比较累,这都是理论。

我们现在做的实践是什么呢?给各位看一下,其实我们在鼓励市民下乡、农业进城,而这个东西其实应该说在日韩,包括中国台湾,乃至在欧洲是一个很普遍的社会趋势,人们在这中产阶级一旦形成的我们都应该知道中国是世界上中产阶级人群最多的国家,我们现在社科院公布的数字是3.4亿,亚行的数据比这个更高,折衷大约有5亿多的中产阶级,一旦中产阶级成为社会很重要的一个力量,就会导致逆城市化或者说叫去城市化。

所以说在这种条件下,我们希望在座的各位将来关注这个趋势,因为这个趋势带来大量的经济机会,比如说中小资本的中小企业,中小资本的中产阶级,他们希望流向农村,所以我们现在正在做政策建议,希望开放非转农,我们的政策主流是促进农转非,让城市房开户口,我们说有没有可能让农村放开户口,促进市民下乡,非转农,这样的话城乡之间的要素,特别是资本要素的流动,将会带来农村信的发展机会。

我们以北京为例,北京周边的所有的沟全都被有钱的人包光了,谁现在说我到北京找一条沟没有了,十年前还有,这十年期间,北京的富人大量增加,他们投向哪儿?房地产很多人都已经买了很多套了,投哪儿了呢?往山沟里投了,只要这个沟有水,这个沟口一卡,整个沟系生态化。就是在整个生态化的农村改造中,有着巨大的机会,我们以刚才所说的1999年林区的改造为例,不知几千亿资本流向林区,为什么呢?告诉大家一个,很多人问我说投资往哪儿投?我说告诉你,北方林区每年林木的增值率至少在6%,南方的林区林木的增值率至少8%,比你们搞一般制造业要强得多,南方投快林子,你那投资就保险了,别老觉得买股票不行、买房地产不行、买金子也不行,我告诉你农业领域中确实有很多很好的机会。

所以我们说去城市化这个趋势,适应中国中产阶级崛起,它本身对于山区林业、对于牧区、草原,乃至于一般有点儿资源环境条件的那些地方,都有很大的机会。

因此我们开始强调农业三产化和农业多功能化,这个我想在座的人有兴趣的话,可以上网去搜,我就不多讲了,否则占时间太多。

我就说到这儿,希望在座的各位多多批评,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郑瑜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