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除洋教条 倡导中国化(2)

破除洋教条 倡导中国化(2)

文风问题,实际上还是一个思维方式的问题。有什么样的思维方式就会有什么样的文风。我们说一篇文章很教条的时候,我们实际上是指,写文章的人的思维被一些教条化的思想观念给束缚住了。教条化思维的主要倾向是不问实际,观念先行,观念至上;这个观念不是从现实实际中来的,而是从本本上得来的。这缘于一种风气,即写文章,不是去研究现实,去发现现实问题,并努力去回答,而只是去研究本本,研究前人的本本,研究权威的本本,研究外国人的本本,等等。而且,他们学习前人、权威和外国人的本本,不是为了帮助自己去研究现实,而只是为了自己写文章,只是为了形成唯书、唯上、唯洋的仰赖权威的话语。这样,那些舶来的观念、方法就会成为教条,束缚人的创新思维,如此舍本逐末写出来的文章就必然会充斥着教条主义文风的腐气。

显然,这种洋八股问题的实质在于脱离实际。因为脱离实际,所以这样的文章愈多,就对现实愈有害,愈会蒙蔽读者,愈会妨害文化创新。比如,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讲究人文关怀、讲究人道主义,这似乎是不少西方学者所引以为傲的学统,如果我们的学者也如他们那般,只是在本本中讲究,在理论中讲究,在观念中讲究,甚至认为只有认同某种西方理论观点才会有人文关怀,反对或不同意西方某个理念就是不讲人文关怀,对中国的现实和现实问题则完全忽略,这种排斥现实的关怀方式无疑是虚伪的,也是狭隘的。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创新观念的法宝,而把自己困于书卷之中,关进远离本土现实的抽象观念的思辨之中,作茧自缚,那么,就只能是拾人牙慧或做刻舟求剑者的后人了。

因此,面对洋教条,改进文风的核心要求应该是永远中国化。这一要求可以分解为如下四个方面:一要时代化,找准自己所处的时间坐标。二要本土化,找准自己所处的空间坐标。三要民间化(也可称为大众化),因为人民群众,尤其实践着的基层民众的状态、倾向和愿望,是时代和现实的本质所在。民间即实际,没有民间,时间和空间就都是抽象的;民间化,其实也就是理论和实际的结合过程,没有民间化,就没有真正的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四要民族化(也可称作主体化),要有中华民族的精神、作风和气派,民族化要求我们对待外来的思想文化,必须要有自己的主体意识,始终坚持拿来主义,像鲁迅所说的那样,“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以外来文化丰富我们、补充我们、提醒我们,我们的文章和著作才能深植大地,根深叶茂,我们的文化才能充满不断创新的顽强活力。

(作者系教育部社科中心研究员)

责任编辑:葛立新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