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路径分析(2)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路径分析(2)

摘要:近年来,创新作为驱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泉,一直受到政策制定者的高度重视。吉林省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以及“三化三动”发展战略中,都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吉林发展的重中之重。

吸引和培养高层次的创新人才。一是加强产学研合作。产学研合作是实施科技创新的重要环节和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政府应鼓励企事业单位与高校、科研机构之间建立多种形式的产学研战略联盟,培养引进高层次的科技创新人才。二是建立健全市场化的教育培训体系。三是打造创新人才引进的绿色通道,建立灵活的人才引进机制,强化人才、智力引进的政策措施。

完善科技创新人才管理体系。一是创新人才评价体系,改革传统的人才评价方法。二是建立健全创新人才的分配制度和激励机制,在分配制度方面采取向关键岗位和优秀创新人才倾斜的政策;在薪酬福利方面,以创新能力和工作业绩作为主要衡量标准,增加创新人才的薪金水平以激发其创造性。此外还需要为创新人才制定科学的、个性化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注重创新人才的可持续发展。

优化创新环境创造良好的创新氛围

完善基础设施环境。加强信息技术和交通设施建设对吉林省的信息和交通便利性提高至关重要。基础设施环境的完善,信息和交通便利性的提高,能够改善吉林省科技创新硬件环境,增强吉林省对创新资源的吸收能力和集聚力,从而提升吉林省技术创新能力。

完善法律法规制度。完善的法律法规是保障高新技术企业不断创新和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重要条件。吉林省要大幅提升竞争力,就必须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而自主创新能力的培育与知识产权的保护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息息相关。因此,必须建立和完善相关的法律制度,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为企业创新与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建立完善的金融制度。高新技术产业的特点是高投入、高风险、高回报,吉林省必须加快金融体系的建立和完善。要加快产权、股票等市场的发育,促进风险投资业的发展,为高技术产业融通资金、分散风险提供支持;并适当地通过资金注入政策、税收减免政策、优惠信贷政策、风险补偿政策等提高风险投资的回报率,吸收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入到高新技术产业中。

培育与优化创新的社会文化环境。创新的社会文化环境直接影响着人们释放追求创新的热情。要通过培育崇尚创新创业精神、鼓励冒险、宽容失败的社会文化氛围;形成平等、自由、宽松的工作环境和开放的信息交流环境,建设有效的、彼此协作的商业诚信环境,来促进新思想、新技术在吉林省内的快速传播、学习与创新。

责任编辑:葛立新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