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强总理瑞士之访拉开双边关系新篇章

摘要:在结束对印度和巴基斯坦的访问后,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将迎来亚欧四国之行的第三站——瑞士。这个地处欧洲中心地带的内陆国家,经济发达,产业优势突出。

在结束对印度和巴基斯坦的访问后,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将迎来亚欧四国之行的第三站——瑞士。这个地处欧洲中心地带的内陆国家,经济发达,产业优势突出。分析人士认为,李克强总理即将对瑞士进行的访问将进一步增加两国政治互信,同时也将对双边经贸关系产生深远影响。

中瑞友好历久弥坚

中瑞关系在新中国同外部世界的交往中具有特殊重要意义。早在1950年9月两国就建立了正式外交关系,瑞士成为最早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西方国家之一。1954年的瑞士日内瓦会议留下了新中国初登世界政治舞台的身影。会议期间,周恩来总理兼外长顺访了瑞士。通过此次会议,国际社会看到了令人耳目一新的新中国外交风采,看到了中国的和平外交政策,也看到了在处理国际纷争中新中国的分量。

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后不久,瑞士雷达表就成为在中国市场最早打出广告的国外品牌之一,瑞士迅达电梯也率先在华建立合资公司。此外,瑞士也是第一批承认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的国家之一。

2008年,四川汶川地震发生后,时任瑞士联邦主席的库什潘即致电中国领导人表示慰问,瑞士政府还在第一时间向中国表达了提供援助的意愿。

近年来,中瑞两国科技文化领域的交流也不断扩大。两国的文艺团体,如芭蕾舞团、交响乐团、戏剧团体等互访演出频繁。双方还举办了旅游、绘画和电影等交流展览。现在,在瑞士莱蒙湖畔、在万国宫广场、在少女雪峰上,处处可以看到中国游客的身影。

双边经贸更上层楼

中瑞经贸关系最早可追溯至14世纪,丝绸和钟表曾是两国民间贸易的“使者”。瑞士是最早与中国建交的西方国家之一,两国经贸关系在1950年建交后取得了长足发展。尤其在中国改革开放后,中瑞经贸合作规模不断扩大,领域持续拓展,形式趋于多样,两国企业间相互了解与合作日渐加深。建交之初,两国贸易额仅为618万美元,2012年则达到了263亿美元。中国已成为瑞士在亚洲最大的贸易伙伴,而瑞士是中国在欧洲第七大贸易伙伴。

(图片:瑞士钟表是中瑞民间贸易的“使者”。)

中国驻瑞士大使馆经商处参赞蔡方财表示,中瑞投资合作方兴未艾,已成为双边经贸合作新的增长点。截至2013年2月底,中国累计批准瑞士对华投资项目1487个,实际利用瑞资51.2亿美元,项目涉及医药化工、食品加工、电器工具等众多领域。

同时,两国技术合作也不断深化。瑞士是中国在欧洲的重要技术引进来源国。截至2013年2月底,中国共批准自瑞士技术引进合同2324个,金额达61.6亿美元,涉及电气、机械制造和医药等领域。

蔡方财说,瑞士是最早与中国开展自贸区谈判的西欧国家之一,自2011年初谈判启动以来,中瑞双方共进行了9轮谈判,并取得积极进展。推动中瑞自贸区建设,必将促使双边经贸合作迈上新台阶,并对中国和其他国家在这一领域合作产生积极的示范和促进作用。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