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强总理访德三大看点(3)

摘要:德国是李克强总理此次欧亚四国之行的最后一站,也是此访唯一的欧盟国家,充分体现了中国新一届政府对德国的高度重视,体现了中德关系在中欧和中国外交全局中的重要地位。

看点三:中德人文交流再上台阶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中德两国文化、教育和人员交流日益密切,极大地增进了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好感情。

访德期间,李克强总理将和默克尔总理共同宣布中德语言年开幕,还将探访波茨坦会议旧址。

周弘指出,探访《波茨坦公告》的签署地只是中德之间文化交流的一个小环节。国家之间的友好不能只是通过经贸数字和货币往来体现,而是要通过民众之间的情感交流、文化交往来推动。

2012年,中国首次在德举办“文化年”。目前,有500多所高校保持合作关系,3万多名中国留学生构成德国最大海外留学生群体,5400多名德国青年在华留学。德国有300多所中小学开设汉语课程,中国在德建有14家孔子学院。

(图片:来自德国勃兰登堡州的青年代表与北京青年代表在北京鸟巢前的合影)

在当今德国社会各界,有相当多主动积极倡导和推动与中国友好交往的人士,柏林-勃兰登堡州普鲁士协会主席恰普克便是其中一位。

恰普克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1984年,他首次到中国参观游览。当他于2009年再次造访中国并游历了中国14个城市时,发现中国已经经历了难以置信的巨大变化。他觉得有必要把自己的这种感受传递给德国人,以更加真实完整的画面来展现当今中国的全新面貌,纠正一部分媒体片面性报道可能造成的误解。

据恰普克介绍说,普鲁士协会计划组织更多与中国相关的活动、更多地举办以中国为主题的各类讲座和论坛,邀请更多的中国名人、学者及企业家参加并做主题演讲,同时系统安排中国城市的推介会,向德国社会展示中国各个城市独特的面貌和特点。

他说,鲁士协会有信心利用其在德国社会中的公信力和影响力,促进两国民间经贸和文化领域更深层次的交往。(完)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www.71.cn,违者必究。)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