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全覆盖”之后 我们做什么?(2)

养老“全覆盖”之后 我们做什么?(2)

在缩小差距方面,应着眼于形成公平合理的养老金计发机制。对于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而言,应当通过提高养老金领取的最低缴费年限,延长个人的缴费年限等措施,提高养老金待遇。同时,增强养老金待遇与缴费标准、缴费年限的相关程度,形成“多缴费,多收益”的激励机制。对于公职人员基本养老金制度,应当进一步规范公职人员工资制度,切实推进阳光工资制,同时适当降低基本养老金替代率,确保工作年限相同、职级相近的企业职工与公职人员养老金水平保持基本一致。在养老金待遇调整方面,应当建立统一的养老金调整机制,无论是职工养老金还是公职人员养老金,都应该与物价指数相挂钩,以确保退休人员基本生活水平。即将养老待遇调整机制的目标定位于维护退休人员的基本生活,而不是与在职人员同步分享国家经济发展成果。老年人分享经济发展成果的途径,主要应当是专门面向全体老年人的社会福利政策。

发展老年服务 建立服务保障

各种养老金制度安排,解决的是老年人的经济保障问题,但真正要实现老有所养,离不开发达的养老服务。尤其是在人口老龄化加速而家庭结构日趋小型化的条件下,没有发达的养老服务保障,即使有养老金也不可能保障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近十年间,一些地方出现退休老人因缺乏他人照顾而自杀或者意外死亡而未被及时发现的个案表明,发展养老服务业,构建发达的老年人社会服务网络已经具有紧迫性。因此,在确立养老保险制度覆盖全民的同时,应当不失时机地推进老年服务保障的发展。

国家应当大力发展老年服务产业,形成公助民办、官民结合的格局,构建以居家养老加社区照料为主体,辅之以托老所、老年公寓、养老福利院等多种形式并存的老年服务保障体系。国家应当大力培养老年专业护理人才,建设专业护理员队伍,同时,积极引导和发挥家庭成员在老年人服务和精神保障中的基础性作用,不断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在这个过程中,应当坚持养老服务社会化的原则,不断提高老年服务的供给质量。政府可以通过相应的补贴,让老年人通过购买的方式,享受社会与市场提供的各种养老服务;同时,通过政策优惠,吸引社会资源投向养老服务产业,通过宏观调控,提高养老服务资源配置效率。

责任编辑:郑瑜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