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问题出发 切实改进文风(2)

从问题出发 切实改进文风(2)

从问题出发、具有问题意识,对于改进文风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常听到一些人抱怨,说文章写了没人看,搞理论的没市场。这个现象可能是存在的,也不排除社会和读者的因素在内。但是否可以换个角度看问题,即所写的文章和所搞的理论是不是没有触及人们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是不是远离了人们的兴奋点和兴趣点?是不是存在大而无当、空洞无物的文风问题?这样提出和分析问题,也许更接近事情的真实,也更能促使我们积极地反思解决问题。对理论冷淡和疏远,以致发出“理论危机”的感慨,其实是一种误解。人们冷淡和疏远的,往往是那些无助于认识和解决问题的“理论”,也就是无用、无帮助的“理论”,而不是理论本身。言之有物,言之在理,启迪人、教育人、引导人,帮助人们认识和解决问题的理论,不仅不会受到冷淡和疏远,相反会受到追捧和崇尚。近些年,《理论热点面对面》的通俗读物,颇受热议,成为一个品牌。原因何在?就在于其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从问题出发,分析解答问题。众所周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30多年来,我们的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但矛盾和问题也不少。为什么经济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却还有不少人下岗失业?为什么以前大家经济状况都差不多,现在却感觉收入和贫富差距在不断拉大?为什么新中国成立后已经销声匿迹的黄、赌、毒现在又沉渣泛起,滋生蔓延?为什么贪赃枉法、行贿受贿、以权谋私的腐败现象会比以前多?为什么暴力犯罪、抢掠偷盗的刑事案件经常发生,甚至还出现了黑势力、黑社会问题?……这些矛盾和问题困扰纠缠着人们,需要从理论上进行分析和解答。

从问题出发,分析解答问题,既是理论本性的客观使然,也是读者受众的需求所在。

从理论本身看,理论无非是关于事物内在联系和本质规律的揭示,无非是对主客体来龙去脉、发展变化的说明。当然,理论有正确与错误、真理与荒谬、真实与虚假的区别,但所有这些都不可避免要涉及到问题的提出、分析和解答,区别仅仅在于前者是正确、科学、真实地提出和分析问题,后者是错误、荒谬、虚假地提出和分析问题。自然科学理论如此,社会科学理论也是如此。一些人谈到的子虚乌有的鬼神、末世、轮回等虚假问题的奇谈怪论,说到底也是以虚幻的方式错误地提出和错误地回答了问题。不管愿意不愿意,理论总是和问题缠绕在一起,理论就是针对问题的理性思考。从这个意义上讲,没有问题就没有理论。当然,从问题出发,可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对于同一问题,看法、阐述并不一致,甚至截然相反,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常有的事情。但是,这并不能排除和否定理论研究和创作要从问题出发,所有理论的分歧和争论只是在于提出和回答问题的角度、方式、内容、结果不同而已。正确的理论是对问题的正确思考,错误的理论是对问题的错误思考,片面、简单化的理论是对问题做了片面、简单化的思考和处理。因此,从事理论工作,或搞理论研究创作,要想出成果、有成就,就要改进文风,强化问题意识,捕捉和梳理问题,从问题开始,学会正确分析和解答问题。

从读者受众看,理论的价值和作用就在于启发和引导人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人们需求理论、选择理论,就是要从中找到被问题困扰而百思不解的答案。为什么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理论选择,主要原因就在于所关心的问题不同。为什么不同的理论,会有不同的境遇、命运和经历,重要原因之一也在于对问题的立场和态度,即是不是正确地提出和解答了问题。从某种程度来看,世界是由问题组成的,是问题的世界。历史,无非就是问题的产生、解决和消亡,因而问题更迭往复成历史;现实,也无非就是问题的存在和发展,因而问题复杂交错成现实。在生存和发展方面,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时代都有其特定的诸多问题。尤其是在大发展大变革的今天,国际风云急剧变幻,国内发展改革任务繁重,国际国内矛盾错综复杂,新变化、新特点不断发生,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所有这一切都会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困惑、苦思、求索,已是习以为常的事情。正是一个接一个与切身利益相关的问题缠绕、包围着我们,才迫使我们去思考、去求索,进而关注和需求理论。可以说,理论的需求程度和实现程度,在一定意义上取决于是否正确提出和正确解决了人们和社会所关心的问题。没有问题意识,不关心和关注问题,不分析和解决问题,这样的理论,势必不会得到社会和人们的关心和关注,势必没有读者和市场。早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同志就曾尖锐地批评教条主义理论,说它不如狗屎,狗屎还能肥田,教条主义毫无用处。这样尖锐的批评和形象的比喻,对于回避问题、空洞无物、堆砌文字的不良文风来说同样是适用的。

【公文写作栏目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责任编辑:葛立新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