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贵州“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

实现贵州“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他们已成为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构筑“精神高地”教育的窗口,为弘扬中国精神,实现贵州现阶段“中国梦”提供了生动、持久的教育实践课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一重要论断,阐述了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动力,寓意深远,催人奋进。贵州作为西部欠发达省份,尽快实现富裕,全力后发赶超,实现科学发展,到2020年,与全国同步小康,这是省委提出的现阶段贵州的“中国梦”。要推进这项伟大事业,必须有崇高的中国精神推动,中国精神是富民兴黔之魂。

一、弘扬中国精神是实现贵州“中国梦”的应有之义

弘扬中国精神,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人总是需要一点精神的,一个国家和民族更是这样。纵观当今时代发展大趋势,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精神、信念、道德,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力的重要因素。这要求我们必须升华精神文明,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贵州当前和今后几年,正肩负着“赶”与“转”的双重任务,坚持走好追赶型、调整型、跨越型、可持续发展之路,全力确保经济发展速度在一个较长时期内居于全国的前列,这就必须有崇高精神的引领,必须有良好道德的支撑。

随着我国步入社会转型期、改革攻坚期、矛盾凸显期,社会价值日趋多元,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思想道德领域出现一些不容忽视的现象,精神层面面临的挑战与困惑日益增加,一些社会成员的人生观、价值观扭曲,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面对宏观上普遍存在的这些情况和问题,作为贵州,要冲出“经济洼地”,更需要构筑“精神高地”。弘扬中国精神,才能理顺群众情绪,凝聚群众智慧和力量,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因素,打牢4000万黔中儿女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形成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更大正能量,以先进的思想理念、良好的道德规范、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推进贵州“中国梦”的实现。

二、弘扬中国精神,实现贵州“中国梦”具备的有利条件

辩证分析我省省情和经济社会发展现状,我们对弘扬中国精神,实现贵州现阶段“中国梦”充满信心。因为,贵州具备以下有利条件。

后发赶超,科学发展的显著成就,为其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弘扬中国精神,构筑“精神高地”,如果离开物质基础的支撑,只会成为空中楼阁。近几年来,贵州坚持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在攻坚克难中奋起直追,抓住西部大开发、国发[2012]2号文件的历史性机遇,围绕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主基调,重点实施工业强省、城镇化带动战略,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经济实力明显提升。2012年人均生产总值突破3000美元,这为构筑“精神高地”提供了强劲的物质基础后盾,有利于加大精神文明建设、思想道德建设的投入度,会进一步增强各族人民的进取心和创造力,从而就会出现在逐梦之路上,有稳健有力的民意支持,有破浪前行的不竭动力。

先进典型和先进分子的耀人实践,为其提供了宝贵的精神例证。2009年兴义市则戎乡冷洞村遭遇了特大旱灾,在抗旱救灾过程中,村民们在党组织的带领下直面灾难而前行,彰显着他们“不畏艰险、艰苦奋斗、百折不挠、永不退缩”的大无畏精神,奏响了砥砺奋进的雄浑交响。长顺县敦操乡地处麻山腹地,是极贫乡,该乡干部背着背篼为群众带去生活物资,带去惠民政策和致富信息,他们背回了人心,背出了干群鱼水深情。这些,是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在贵州的现实体现,为我们提供了重要而宝贵的精神财富例证。他们已成为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构筑“精神高地”教育的窗口,为弘扬中国精神,实现贵州现阶段“中国梦”提供了生动、持久的教育实践课堂。

丰富厚重的历史文化资源,为其积淀了深厚的人文底蕴。文化体现着一个民族最深层的精神积淀,凝结着一个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弘扬中国精神,实质就是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传承和创新。贵州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在长期的岁月淘洗中,贵州大地孕育了众多名流俊杰,留下了浩瀚的文献典籍,创造了夺目灿烂的黔地文化,成为中华文化百花园中的绚丽奇葩。这为我们实现贵州“中国梦”,弘扬中国精神提供了丰硕的资源。

责任编辑:葛立新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