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预防新兴产业部门的“泡沫化”及产能过剩,就根本上而言,必须着眼于市场,培育和增强新兴产业自身的生命力。一方面,要逐步改善和健全新兴产业所处的市场环境,主要体现为纠正和扭转新兴产业的价格信号机制,将产业扶持的重点从干预性补贴转变为创造有利于竞争和创新的制度性保障,在最大程度上提升新兴产业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在新兴产业发展初期,有必要通过市场监管来促进金融资本与实业资本间的良性互动,使两者真正相辅相成,优势互补,其关键在于通过政策工具调节和控制资本市场,消除其中的泡沫空间,更好地平衡短期盈利和长期发展间的关系。
为何新兴产业也会“产能过剩”(2)
- 中国开放型经济学的创新性探索2025-04-01
- “产能过剩论”实为贸易保护老调重弹2024-04-28
- 习言道|中华文明是革故鼎新、辉光日新的文明2024-04-09
-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继承性和创新性2024-03-14
- 瞭望|习近平总书记这样谈中华文明的创新性2024-02-27
-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2023-11-27
- 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和创新性2023-09-25
- 中华文明连续性与创新性的辩证关系2023-09-07
- 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创新性 漫“话”新征程·赓续历史文脉 谱写当代华章④2023-08-31
- 论中华文明的创新性2023-08-22
责任编辑:郑瑜校对:总编室
精选专题
精选文章
- 小屏幕打开大市场,农村电商激活乡土中国
- 2025中国农民丰收节村歌大赛:庆农业丰收、享美好生活
- 科技进步驱动中国农机出海浪潮
- 加强科普能力建设夯实创新发展素质基础
- 拓展和提振服务消费 为经济增长注入更强动能
- 沈阳: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看文化主体性的确立与升华
- 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
- 北京世园公园:从盛会舞台到全民乐园的华丽蜕变
- 以创新为钥,打开县域消费大市场
- 携手共绘雪域高原繁荣发展的新时代画卷
精选视频
【学习思想】4年降32% 感知美丽中国的“绿色密码”
【理论看点】王永中:“一带一路”使中国经济更加多元化
中国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投资合作分析
“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成效
当前中国经济的地位与前景
全球政治经济形势的分析与展望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