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不断深化对群众工作战略地位和重大意义的认识
今天,我们党处在一个新的历史方位,人民群众自身和利益要求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些变化,要求我们以新的视角看待党群关系,不断深化对群众工作战略地位和重大意义的认识。
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确保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我们党要巩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就必须善于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不断加强社会管理能力建设,创新社会管理机制,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我们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居安思危,科学分析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更加清醒、深刻地认识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切实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切实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切实健全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要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通过做好群众工作,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有力促进和保持全社会的和谐稳定,不断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确保党和国家长治久安。
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是密切党群关系、完成党的执政使命的必然要求。始终保持党同广大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之一,也是中国共产党群众工作的本质。党的群众工作之所以重要,就在于党要通过深入细致、有效管用的群众工作,更加深入地了解群众的利益诉求,更加准确地掌握群众的思想动向,从而在制定和实施路线方针政策的实践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面对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们要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有效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顺利完成“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就必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团结带领人民群众共同奋斗。只有把党的群众工作做细做实,党才能够获得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党的事业也才能经得起任何风浪、任何风险的考验。
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是反对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加强党的建设的必然要求。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在党的建设上确实存在着诸如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甚至以权谋私、腐化堕落等严重脱离群众、损害群众利益的消极现象。一些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淡化,正确处理群众矛盾特别是正确处理各种利益关系的本领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党员干部队伍中存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现象,使得一些应该解决的问题没有得到及时解决,伤害了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感情,激化了社会矛盾,疏远了党和人民群众的联系。我们必须大力开展群众工作,推动全党干部队伍的思想作风建设,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加强党性修养,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牢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三、切实增强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就必须不断增强做好群众工作的政治责任感,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始终保持共产党人应有的政治立场和政治本色。
不断增强做好群众工作的政治责任感。党员干部对人民群众的感情越深,做好群众工作的自觉性就越强。当前,党的领导干部大都能够认真执行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廉洁奉公,勤政为民,把维护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办群众之所需。能够从解决群众生产生活问题入手,把群众工作做深做细做实,提高了群众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也要高度重视并有效解决当前群众工作中仍然存在的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一些党员干部宗旨观念淡薄,把个人名利看得过重,摆不正与人民群众的关系,缺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和热情,有的甚至跌入贪污腐败的泥淖;一些部门和单位官僚主义严重,违背群众愿望、侵害群众利益的现象时有发生。这些不良现象提醒我们,加强党的群众观点的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是一项必须时刻抓紧抓好的重大任务。做好群众工作,赢得人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重要的是要同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做好经常性的工作,这才能使群众从自己的经验中相信我们党的主张,从切身体会中认识到党的政策的正确性,从而自觉地参与到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实践中来。
不断丰富和拓展群众工作的内容和范围。做群众工作眼里面要有群众,要看到群众的差别和不同群众的利益诉求,不断丰富和拓展群众工作的内容和范围。这就要求党的群众工作必须在具体的目标和内容上适应社会群体分化的现实,把做群众工作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统一起来。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切实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群众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注意正确认识和处理群众工作的长远目标和近期目标的关系,要特别重视人民群众的现实利益。坚持从人民群众的实际和利益出发,树立从实际出发就要从群众的利益出发的观念,把群众的利益、愿望和现实状况作为最主要的实际,使群众工作一刻也不脱离人民群众的实际;始终坚持把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作为群众工作的目标,认真谨慎地处理好各种社会矛盾,积极整合各种社会力量。坚决反对群众工作中简单化的倾向,对群众反映的各种意见和要求、群众中产生的矛盾和纠纷,必须高度重视、及时研究,努力把矛盾解决在当地、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
不断提高党的群众工作科学化的水平。做好群众工作,必须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遵循群众工作的规律,充分运用法律、政策、经济、教育、协商等手段,努力提高党的群众工作科学化水平。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不断发展,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知识水平在不断提高,政策观念、效率观念、公平竞争观念和民主意识、参与意识、自主意识、维权意识在不断增强。这些变化,对我们党的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只有不断学习和掌握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的本领和方法,学会运用民主和法律的手段,在调研、梳理、分析的基础上析事明理,才能有效解开群众的思想疙瘩,化解各种社会矛盾。当前,我们必须进一步健全服务群众制度、联系群众制度、信访制度等,健全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健全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工作机制,完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努力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公文写作栏目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