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意识薄弱和监管不力是主因
安全生产是中央政府长期以来三令五申的,但多起事故的调查显示,企业安全意识薄弱、地方政府监管不力、消防专业力量不足以及公民消防教育不到位是主要原因。此外,企业管理者追求利润轻视安全、地方政府偏重经济增长的观念仍然顽固。
广东省一位安监部门执法人员说,夏季温度高、湿气重,纤维类物品容易聚热引发自燃;电器在潮湿的环境中容易氧化,导致电线短路引发火灾。黑龙江中储粮林甸直属库的火灾事故就是由于导线绝缘皮破损、短路打火,引燃配电箱附近的苇席和麻袋,引发火灾。
“针对夏季特殊情况,除了日常巡查之外,还应当有针对性更强的安全生产方案。事故的发生至少说明,原来的火灾风险预防、管控体系存在重大纰漏。”广东省一位安监执法人员说。
同时,目前消防专业力量不足也埋下了火灾隐患。据统计,全国仍有167个县(市、区、旗)未设公安消防监督机构,260个县(市、区、旗)没有消防专业力量;乡镇一级没有消防机构,失控漏管现象十分突出。
(图片:目前我国消防专业力量依旧不足。)
此外,公民消防安全意识和消防知识也有待加强。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一些群众缺乏基本的防火灭火和逃生自救常识。复旦大学城市公共安全研究中心主任滕五晓表示,全社会应建立一套明确的公众消防知识培训和消防应急演练体系,弥补公众的消防知识漏洞。
“挖掘事故原因不能仅仅止于责任追究,我们看到的事故原因只是现象,但是我们应该把现象归结为规律,把规律转变成制度,再把制度转化成行动。”国务院应急专家组成员、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刘铁民说。
刘铁民表示,如果一个地区的伤亡事故频率和强度增加,就应从基本面上找原因,如经济建设模式、理念、速度是否科学?安全管理水平是否能跟得上?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