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未来也有挑战
随着经济的增长,中国正面临一些新的挑战,如劳动力成本上升,人口老龄化等,中国需要引入更多竞争机制,以提高劳动效率,降低劳动力成本。
罗奇说,中国的宏观经济政策已转向建设消费驱动的经济模式。现在必须采取措施加快向消费驱动型经济转变。其中包括发展第三产业,加强社会福利的建设等。
李侃如指出,更好发展民营经济是提升中国经济竞争力的关键,这需要更多借助市场的力量。市场能有效配置资源并提供激励机制,本着放开市场和促进竞争的原则,中国才能实现更加持续和高质量的增长。
李侃如认为,中国拥有不少经营遍布全球的企业,一些国有大型企业也登上了世界500强的榜单。但从经营质量、创新能力和管理技能等指标衡量,中国还有待创建真正意义上的世界级企业。他建议,应让私营部门真正参与市场竞争,加速培育世界级的中国企业。
(图片:6月6日,2013财富全球论坛在成都开幕。)
保尔森认为,中国需要加大经济改革力度,过渡到新的增长模式,更依赖于消费,人力资本与技术创新。这需要引入更多的竞争,特别是引入更多的市场激励机制。
他还认为,要从根本上改变增长模式,需要精心设计的、良好的监管机制,鼓励和保护中国私营经济领域的活力和创业精神。“我相信新一届中国领导层已经意识到这些挑战,并正准备进行进一步改革”。
应当看到,中国的新未来维系于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新构想,寄托于中国经济社会均衡发展的新实践;中国的新未来承载着中外共赢、创造财富、分享繁荣的新互动。
诚如成都市长葛红林所言,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就是中国的一个新未来,通过《财富》全球论坛作为展示平台,既让与会者更多感受成都、中国西部发展活力,也将给成都、给中国西部带来更多发展机遇。(完)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