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财富》全球论坛6日在成都开幕,主题定为“中国的新未来”。作为高规格的全球性财经论坛之一,每届《财富》全球论坛总会挑选全球“最具经济活力的地方”作为主办地。分析人士指出,今年论坛花落成都的“风向标”含义在于:世界看好中国的新未来。
从“量”转向“质”
美国智库布鲁金斯学会资深研究员、中国问题专家李侃如告诉新华社记者,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不在于速度,而在于质量。他认为,尽管近期中国经济增速下滑,却有令人鼓舞的迹象:中国决策者规划的新经济模式更注重创新和效率,重视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驱动力,有意让服务业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同时兼顾人口老龄化和环境问题,这会促进经济可持续增长,对全球经济是利好消息。
(图片:6月5日,李克强总在北京与出席财富全球论坛的企业家代表会谈。)
就中国产业升级的新特点,亚洲协会美中关系中心主任夏伟指出,在积累资本之后,中国企业希望在产业链上更上一层楼,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尝试海外投资时,不再一味关注资源要素,而更加重视品牌和信息系统等。中国正由过去的全球制造中心演变为投资中心。
美国通用电气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杰夫•伊梅尔特接受新华社记者书面采访时说:“中国希望通过对研发、设计及创意的关注在价值链方面更上一层楼,成长模式正从数量导向转为质量导向。由创新带动的成长和高端制造业将提升中国未来的竞争力,本地丰富的工程与信息科技人才也将促成此目标,”
他表示,相信工业互联网的风潮将启动生产力的革命。工业互联网有能力支持中国从低成本制造业为主的经济转变为以科技与服务为导向经济的转型,而通过机器效率的最大化,也将使更多人力聚集在创新与高科技领域工作。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