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关系能否避开“修昔底德陷阱”?(2)

中美关系能否避开“修昔底德陷阱”?(2)

3

几年前,中国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代表团访问美国时,介绍了中方从共赢思想出发扩大中美利益汇合点的构想。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回应道:“我是搞了一辈子‘均势’的人,现在看来,在21世纪搞均势是不行了。还是你们提出的办法好,扩大利益汇合点,构建利益共同体。”

美国前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布热津斯基也感慨道:“回顾过去100年,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如果当时大国领导人的主导思想是你们今天倡导的思想,世界历史就要改写了。”

基辛格和布热津斯基是公认的战略大家,他们的感慨和对中国共赢理念的认同,发人深思。

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和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持续推进,各国利益交融达到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今天的人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有条件朝和平与发展的目标迈进,而合作共赢就是实现这一目标的现实途径。

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要跟上时代前进步伐,就不能身体已进入21世纪,而脑袋还停留在过去,停留在殖民扩张的旧时代里,停留在冷战思维、零和博弈老框框内。

打破新兴大国和守成大国对抗冲突陈旧历史逻辑的责任,实实在在落在中美两国身上。中美都是对世界有重要影响的国家,理应在处理大国关系方面发挥示范作用。

4

把目光投向历史,才能更为深切地理解中美合作伙伴关系新局面来之不易。中美关系的新局面源自两国领导人正确的战略选择,也是历史不断积累、时代不断推进的结果。

得益于40多年双方合作的积累,中美两国合作具有很好的基础。两国之间有近5000亿美元的双边经贸规模,互为第二大贸易伙伴。中国连续10年成为美国增长最快的主要出口市场。双方建立了战略与经济对话、人文交流高层磋商等90多个对话沟通机制,拥有220多对友好省州和友好城市。中国有近19万学生在美留学,美国有2万多学生在华留学,发展中美关系具有深厚民意基础。

中美两国在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维护世界和平稳定、促进全球可持续发展方面拥有更加广泛的合作基础、承担更加重要的共同责任。

在世界历史上,从来没有哪两个发展阶段如此不同的大国,拥有这样一种合作伙伴关系。

“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两个大国——一个当前的大国与一个崛起中的大国,被相互依存的共同利益联结在一起。”见证中美关系发展历程的布热津斯基这样说。

的确,历史发展逻辑和现有国际关系理论,还无法完全解释这样一对国家何以能够相互合作、共同发展。中美关系正在突破“不确定性”怪圈,成为国际关系史上的伟大创新。

伟大的创新需要坚守和拓展,历史性机遇理应倍加珍惜。

5

中美两国完成各自重要国内政治议程后,两国关系开局良好,面临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机遇。3月14日,习近平主席应约同美国总统奥巴马通电话。中美两国元首一致重申,共同致力于建设中美合作伙伴关系,探索构建新型大国关系。

此次中美两国元首会晤,体现了中美两国不走历史上大国冲突老路、开创大国关系新模式的政治智慧和历史担当。两国元首增进了相互了解和信任,达成了一系列重要共识,取得重要积极成果,为中美关系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

美国欢迎中国作为一个大国继续和平发展;一个和平、稳定、繁荣的中国,不仅对中国有利,对美国、对世界也有利。美国希望同中国保持强有力的合作关系,做平等的伙伴。美国总统奥巴马如是明确表示。

关于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内涵,习近平主席在会晤中用三句话作了精辟概括:一是不冲突、不对抗。就是要客观理性看待彼此战略意图,坚持做伙伴、不做对手;通过对话合作、而非对抗冲突的方式,妥善处理矛盾和分歧。二是相互尊重。就是要尊重各自选择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求同存异,包容互鉴,共同进步。三是合作共赢。就是要摒弃零和思维,在追求自身利益时兼顾对方利益,在寻求自身发展时促进共同发展,不断深化利益交融格局。

没有合作,不可能有互信;合作成功一步,互信增进一分;互信程度越深,合作空间越大。中美双方要多一些理解、少一些隔阂,多一些信任、少一些猜忌。

中美关系发展需要新思路、新行动、新气象。

责任编辑:郑瑜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