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反腐:不打倒老虎 共产党就会垮(2)

毛泽东反腐:不打倒老虎 共产党就会垮(2)

三反不反,党就会变质

中央各部委被发动起来,财政部、贸易部、水利部、轻工业部和中国人民银行等单位反映,初步估计贪污人数将占机关总人数的三分之一左右。他们贪污的方式五花八门,如:出卖财经情报;盗卖国家资财;贵买贱卖,从中谋利;侵吞公物,监守自盗;造假账假单据;大斗秤入、小斗秤出,开税票大头小尾;以权谋私,敲诈勒索;受贿赂,吃回扣;报假账吃空额等等,更有一些单位造假预算,搞两套账、虚报开支、损大公肥小公、以及借口“改善生活”挪用公款等。

这些现象的出现,使毛泽东无比担心和焦虑,所以,在答复福建省委办公厅的询问时,他极为严肃地表示,贪污浪费和官僚主义的问题“现在已极严重,必须看作如同镇压反革命斗争一样的重要,一样的发动群众大张旗鼓去进行斗争,一样的用死刑和徒刑等对待他们”,甚至说:“全国可能须要枪毙一万至几万贪污犯才能解决问题”。

根据土改、镇反的经验,毛泽东原以为通过疾风骤雨的群众运动,再结合整党整风,三反斗争“就一般情形来说,一个月左右的时间也就差不多了”。可是,随着贪污案件的增多,他颠覆了自己的计划,三反运动一个月的时间不能完成的,因为他注意到,这些贪污问题的严重性,已远远地超过了他原先的估计。他气愤地说:“有些共产党员比国民党还坏。”对于已经暴露出来的腐败丑恶现象,他深恶痛绝,多次在会上指出:“三反不反,党就会变质。从二中全会算起,如十年内不进行三反,共产党就会变成国民党。说党不会变质,只有进行三反这一条下才有可能。如不进行三反,一样可以腐化……过去看联共党史,看见开除大批党员,当时了解不深刻,现在才体会到这一点。只有这样党才能健康。”

刘青山、张子善事件是“三反”中暴露出的第一大案,震惊全国。刘、张都是久经血与火的生死考验的老党员、老革命。可是,进城掌了权后,便居功自傲起来,贪图享乐,追求金钱和物质,切切实实地被糖衣炮弹打中了。刘、张一案极具典型的警示和教育意义,毛泽东尤为重视。1951年12月29日下午,中央书记处召开扩大会议,研究处理意见。经过慎重考虑,并征求党外人士意见,中共中央同意河北省委的建议,由河北省人民法院宣判,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对刘青山、张子善判处死刑,立即执行。

当时,曾有人向毛泽东反映了这样的意见,考虑到刘青山、张子善的历史经历,可否不要枪毙,给他们一个改过的机会。毛泽东听后深沉地说:正因为他们地位高,功劳大,影响大,所以才要下决心处决。只有处决他们,才可能挽救二十个,二百个,二千个,二万个犯有不同程度错误的干部。刘青山、张子善被处决后,消息传开,人心大快。共产党廉洁清正、大公无私的形象,真实而具体地展现在人民的面前。当年在毛泽东领导下处理此案的薄一波,在事隔40多年后,回忆起来还是那么的意味深长,他说:

“我党得‘三反'斗争经验中最可贵的一条,就是以毛主席为首的党中央对清除党的肌体上发生的腐败现象,表现出了高度的自觉性和巨大的决心与魄力,真正做到了从高级干部抓起,敢于碰硬,从严治党……后来,我们党也多次下决心惩治党内存在的腐败现象,但往往失之过宽,未能收到应有的效果。这就更加证明了,在清除腐败现象的斗争中,必须坚持这一条宝贵的经验。”

毛泽东亲自抓“三反”斗争,要求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领导,必须向中央提供“三反”报告,以便让中央作出比较,“看出各级领导同志对这一场严重斗争哪些是积极努力的,哪些是消极怠工的(消极怠工的原因,一种是领导人有官僚主义,一种是领导人手面不干净),以便实行奖励和惩处。不作报告者以违纪论,须推迟时间作报告者须申明理由”。

1951年的最后一天,根据毛泽东的要求,中央直属机关党委在中南海怀仁堂召开会议,薄一波和安子文作动员,要求中央所属各部门,在规定的时间内务必把群众发动起来,开展揭发检举和坦白交代,1952年1月10日前必须向中央交出合格报告,如若不然,“不论部长、行长、署长、处长、局长、科长、股长或经理,一律撤职查办”。并指出,不管什么人,“手上不干净的,一律撤职,撤职后不给饭吃”。薄一波还当场宣布对三名领导干部“撤职查办”的决定。当日会散后,各单位连夜开会,元旦的那天,各部部长、副部长,参加完团拜会就立即回去布置运动,谢绝了所有的娱乐活动。

毛泽东对中央直属机关的动员十分满意,元旦刚过,他便在一份报告中向中央局及分局等党的各级领导推荐,指出:“这样的高级干部会议,现规定每十天开一次,除重病不得请假。估计到一月底,中央一级可以基本上解决问题。”而在具体部署上,他要求尽快进入实际的斗争中去,把学习文件的时间缩短到四五天,在十天之内就要把斗争开展起来,并及时将情况报告上来,否则不是官僚主义分子,就是贪污分子,不管什么人,只要是妨碍运动的,都要撤职查办。“在干部会上应指名批评落后的单位及其领导人,指名奖励做得好的单位及其领导人,宣布撤职的名单及理由”。同时委托薄一波与各地负责同志电话联系,“每三天至五天通话一次,检查各区三反进度”。

毛泽东不主张在三反的发动阶段,给群众设置过多的条条框框,要真正做到言者无罪,告者不究,压制民主者必办。他指出运动的重点是那些管钱管物的单位,“无论党政军在哪一系统,哪一机关,只要是大批地管钱管物的,就一定有大批的贪污犯。很多机关压迫民主,群众怨愤极深,有些机关官僚主义极为严重,领导都脱离群众,闹得不像样子。凡此一切,均须彻底揭发,才能解决问题”。

时至一月中旬,三反斗争的进展,还是不能让他满意,群众还没有真正发动起来,大小贪污分子还没有完全揭露出来,毛泽东着急了,立即要求:“务将一切贪污分子追出而后止。”运动之所以发展不平衡,其中的一个原因是,当时党内有人担心,揭露出那么多的贪污分子,会不会使基层组织瘫痪,对此,毛泽东却毫不担心,他说:“不要怕,有人接替。垮了是好的,资产阶级堡垒不垮,我们共产党就要垮。牺牲贪污分子和牺牲党与人民,二者必居其一。”

责任编辑:郑瑜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