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梦和圆梦 建设美好安徽

有梦和圆梦 建设美好安徽

力量体现着素质与自信,是敢于有梦和圆梦的实力。在美好安徽建设的伟大征程中,力量使我们跃上了科学发展、全面转型的新平台,开启了加速崛起、兴皖富民的新征程。

一、今天的发展是安徽有力量的表现

今天安徽的发展,正是安徽力量的见证。安徽力量,植根在安徽人的心灵中,流淌在安徽人的血脉里。安徽力量,可以说就是那坚守诚信为本的商业道德、足迹遍布神州“徽骆驼”。徽商的崛起和发展都体现着安徽的力量,从江南山区人多地少的一隅,成长为中国十大商帮之一的徽商,安徽力量带着徽商人的精神在前行。安徽力量,就是那徽笔、徽墨、宣纸、歙砚绘出的奇绝瑰丽的山川美景。力量有刚强和柔美之分,安徽的文房四宝带给中国的是秀美的安徽力量,只有安徽力量才能带来力量的秀美之感。

力量铸就了安徽悠久璀璨的历史文化,力量同样向世人展示了安徽改革发展的辉煌成就。安徽力量,就是那十八颗红手印按出的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农业转型发展、农民解决温饱的发家致富之路。安徽力量带领安徽农民在改革的道路上走出的先锋和模范,安徽人给全国人民带去的是关于农村改革的历史走向。安徽力量,就是那“傻子瓜子”炒出的市场经济改革的新体制。改革开放的春江水暖,安徽人带着经济发展的期望探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步骤,是安徽力量在推动着安徽的市场经济前行。

力量推动改革,力量催生创新,安徽力量,就是那冲出茅草棚子、开出国门、跑向世界自创品牌的奇瑞汽车。从发动机的自主创新到整车的出口,奇瑞带着安徽人的安徽力量实现了中国自主创新品牌的一个里程碑,托起了中国民族汽车工业的脊梁。安徽力量,就是依托先行先试形成的体制优势和文化底蕴丰厚的资源优势,创造了文化体制改革非试点省走在全国前列的“安徽现象”,安徽在文化企业集团建设、资本运作、业态创新及文化“走出去”等诸多方面走在全国前列。

安徽力量是巨大的,安徽力量更是无穷的,她承载着六千八百万江淮儿女的期盼,助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巨轮从东方起航。

二、建设美好安徽需要凝聚更多更大的力量

团结凝聚力量,伟大的力量成就伟大的事业。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建设美好安徽是时代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需要更多更大的力量支撑。

发展的合力仍需强化。当前,我省仍处于大有可为黄金发展期,皖江、皖北、大别山、皖南等区域板块都已跻身国家发展战略规划,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加速崛起仍具备不少难得机遇和有利条件。然而,我们也应看到,一些地方和部门在发展的过程中,发展的愿望很强烈,但是考虑本单位本部门的利益较多,条块分割明显,无法形成合力,只能低层次运作、小环境发展,不具备向外扩张和竞争的优势,严重制约我省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整体实力的提升。就目前情况看,我省经济运行中不确定、不稳定因素依然较多,全省各地面临发展的压力依然较大。受需求持续低迷、市场竞争加剧、宏观政策调整等因素影响,传统优势产业甚至部分新兴产业面临产能过剩的压力,企业经营困难增多,发展空间受到挤压。投资持续较快增长难度加大,人均消费水平较低,拉动经济增长作用有限。资源环境约束日益增强,产业转型升级任务艰巨。我们一定要紧紧抓住难得的历史机遇,提振精气神、积聚正能量,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形成一股无坚不摧的强大合力,推动合肥经济圈和皖江城市带聚合发展,加快皖北振兴步伐,发挥皖南和大别山区绿色生态优势,打造相互支撑、协调互动的区域发展格局,进一步提升安徽的整体实力和发展水平。

发展的活力仍需激发。历经改革开放30多年的风雨洗礼,民营经济已经成为我省加快发展的主力军、改革开放的主动力、增收富民的主渠道,成为最具活力的发展引擎,在打造“三个强省”、建设美好安徽的奋进征程中具有举足轻重地位。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省要实现经济总量争先进位、人均水平进入中等、居民收入赶上全国、各项工作全面提升,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最大的潜力在民营经济,最大的希望也在民营经济。然而与发达地区相比,我省民营经济在规模总量、产业层次、发展质量等方面还存在明显差距,突出表现在:总量偏小,全省民营经济总量仅相当于江苏的五分之一、浙江的三分之一;实力偏弱,规模以上企业仅1.6万多户,所占比例不足10%,营业收入高、综合实力强、行业影响大的企业更是寥寥可数。从全国来看,国家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的政策导向十分明确,非公经济 “新36条”和42项实施细则相继出台,民营经济发展的宏观环境正在进一步优化。从我省来看,我们正处于大有可为的黄金发展期,工业化城镇化的加速推进,长期蓄积的势能全面释放,蕴含着巨大的投资和消费需求,为民营经济的创业创新带来巨大机遇,提供了广阔舞台。我们要紧紧围绕以扩大存量、做好增量、壮大总量、提升质量为重点,加强政策引导,优化发展环境,破除制约民营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真正使民营经济成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战场、发展实体经济的生力军,奋力开创民营经济充分发展、快速发展、优质发展的生动局面,提升安徽发展正能量。

发展的动力仍需催生。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是实现安徽跨越发展的强大推动力。改革是发展的最大红利,开放本身也是红利。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安徽今天发展的大好局面靠的是改革开放,未来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依靠改革开放。但是在一些地方和部门,思想解放的程度还不够深,对外开放的力度还比较小,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还不够强,做事不卖力,办事不给力,总喜欢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自我陶醉、自我欣赏。特别是改革进入“深水区”,难度越来越大,涉及面越来越广,关联度越来越强,牵一发而动全身。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更大的政治觉悟和热情,沿着正确道路、在不断实践中开拓前进。我们要进一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把该放的权力放到位,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的创造力。通过放权,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消除制约转型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激发市场主体的内生动力,为转型提供“源头活水”;通过放权,减少审批,降低就业创业门槛,改善就业创业环境,激发全社会的创业积极性;通过放权,可以更好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打破民间资本投资的“玻璃门”、“弹簧门”,打开工程招标、土地出让、公共采购的“卷闸门”,真正把国务院取消的行政审批项目放给市场,放给社会,接受社会监督,切实增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内生动力。

发展的潜力仍需挖掘。时代呼唤人才,人才铸就伟业。当今时代,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人才已成为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当前我省正处于全面转型、跨越发展、加速崛起的重要时期,加快建设美好安徽,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需要人才资源的强劲支撑。安徽人才资源丰富、潜力巨大,但是与建设美好安徽的现实需要相比,我省人才资源现状也存在与人力资源大省地位、与全国重要的“科教大省”作用、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相适应,特别是在创新人才的引进、领军人才的培育、创新团队的打造方面力度还不够大、目标还不够明、手段还不够强。因此,要广开进贤之路,广纳天下英才,大力优化人才发展环境,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帮助人才干好事业,为各类人才的成长和发展尽心服务,最大限度地激发各类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力,真正使安徽成为各类人才向往的家园和创新创业的乐园。

三、用我们的双手共创安徽美好未来

实现伟大“中国梦”,需要全国各族人民不懈奋斗;建设美好安徽,需要全省上下共同努力。幸福不会从天降,美好安徽等不来。在前进的道路上,只要我们心怀梦想、勇于担当,同心同德、奋发进取,就一定能汇聚建设美好安徽的强大正能量。

切实肩负起时代赋予的崇高使命。

伟大的事业源于伟大的梦想,伟大的梦想凝聚伟大的力量。梦想,激励我们发奋前行,梦想,凝聚着无坚不摧的安徽力量。这种力量,我们在淮海决战、渡江战役的血与火的战争中感受过,在“沿途一望,生气蓬勃”的安徽建设的岁月中体验过,在小岗村“大包干”引发的农村改革的浪潮中亲历过。 “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可以说只有国家好、安徽好、安徽人民才会好。今天安徽的发展已经跃上崭新平台,综合实力显著增强,整体形象和影响力不断提升。但是,安徽仍是一个发展中省份的性质没变,发展不足、发展不优的矛盾依然突出,做大总量、提升质量的任务依然艰巨。我们一定要在“中国梦”的指引下,坚定信念、增强信心,抢抓机遇,攻坚克难,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切实肩负时代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努力使安徽在中部崛起中走在前列,在全国发展大格局中争先进位。

积极投身美好安徽建设的伟大实践。八音齐奏,方显乐曲的和谐之美;万众一心,才能呈现移山倒海之力。 “美好安徽、圆梦中国”是由一个个鲜活生动的个体梦想汇聚而成,最终要靠全省人民思想上同心同德、目标上同心同向、行动上同心同行,才能汇聚强大的力量。 “众人同心,其利断金”。唯有相同梦想,才能把怀有共同愿景的人凝聚在一起,形成合力,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既定的目标任务上来。安徽的快速崛起,正得益于安徽人民的同心同德、群策群力。在推进美好安徽建设的伟大进程中,我们一定要加强战略思维,树立世界眼光,认清发展大势,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向着建设美好安徽的未来阔步前行。

充分激发全省人民的创造活力。人民群众的创造实践,是创造历史不竭的动力之源。实践证明,改革开放的力度有多大,科学发展的步子就能迈多大。我们要始终坚持市场化改革取向,通过改革开放寻找出路,通过改革开放取得突破,通过改革开放激发创造,不断破除妨碍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弊端,为建设美好安徽提供制度保障和不竭动力。一切为了人民,梦想便有了牢固的根基。在建设美好安徽伟大进程中,我们要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人翁精神,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激发人民群众实现中国梦的创造活力。要结合即将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与省里推进“五级书记带头大走访”活动,不断完善直接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制度,了解民情,化解民忧,增进与人民群众的感情,充分激发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奋力谱写建设美好安徽新篇章。

勇于争当安徽崛起的时代先锋。追求梦想,离不开正确的方向;团结奋斗,更需要引领的力量。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核心力量,是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实现现代化的中流砥柱。从带领中国人民“站起来”,到改革开放让人民“富起来”,再到建成全面小康让13亿人“幸福起来”,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矢志不渝的追求,也是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的基本动力。梦想宏大,但不会一蹴而就,更不会一帆风顺。全省各级领导干部要勇于担当,不断提高推进科学发展的能力水平,切实担负起加速安徽崛起的历史重任。在日常工作中,我们要善于沉下心,真正把心思放下去、沉下去,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一心一意为发展谋思路找出路;要勇于沉下身,深入基层体察民情、体验民生、体会民意,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要敢于沉下力,把时间和精力放在狠抓工作落实上,直面矛盾不回避,应对困难不退缩,扎实工作,锐意进取,创造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新业绩。

唱响美好安徽的号角已经吹响,建设美好安徽的蓝图已经绘就,在美好安徽建设的征程中必将鼓舞一代又一代江淮儿女奋发向上、昂扬前行。

(安徽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