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今年“青洽会”的签约项目中,产业补链项目、新能源、新材料、消费品工业占全部工业项目的74%;签约枸杞、沙棘、中藏药深加工等消费品工业项目62项,签约金额142亿元,是上届的1.5倍。大项目数量明显上升,投资10亿元以上项目60个,较上届增加1倍,占总签约额的63%,其中百亿元以上1个,50亿元以上3个。
对高污染项目说“不”2013青洽会签约项目紧紧围绕展会“绿色发展”的主题,坚决杜绝高耗能、高污染项目。今年组委会在对各地区、各单位上报的签约项目最终审核和确认时,没有发现任何一个地区和单位上报淘汰落后产能项目,绝不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来资金和项目已经成为全省各地的自觉行为。
其实,“青洽会”创办初期,各地区都在制作招商册,各自开展招商活动。后来,为了从招商阶段杜绝高载能项目,避免各地区争抢项目,发挥招商工作的合力,青洽会组委会要求各地招商项目统一上报,在明确各地发展重点和定位后,有针对性地开展招商。也正因为此,我省的产业布局一步步明确,形成了全省工业一盘棋。
经过几年发展,三大工业园区、15个重大产业基地逐步显现。除了资源优势,园区逐步产生的集聚效应,弥补了过去我省“原料在外,市场在外”的缺陷。一些补链项目或延伸产业链项目落户园区,几乎能在园区内实现原料供给,成本优势大大增强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也成为新时期我省招商引资的又一亮点。同时,各地区、各园区也因为明确了产业基础及定位,能够统一组织、联合行动,招商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有效促进了签约项目的落实。
三分之一的项目年内开工
有人说,招商工作是个迅速讲清自身优势,找到双方结合点的技术活儿,而项目落地工作就是一个扑下身子、放下架子、抹开面子、磨破嘴皮的苦活儿。就在新一轮招商工作启动的同时,今年“青洽会”签约项目的落地工作也在抓紧推进。
为了突出展会实效,今年在筹备阶段,省委、省政府多位领导明确提出,要突出展会实效,通过反复梳理核实,避免项目重复;做实、做细前期准备工作,确保项目顺利落地。
来自权威部门的信息,今年“青洽会”的50项重点招商引资签约项目中,三分之一能在年内实现开工;签约的360项各类合作项目中,几乎没有重复签约的项目。
为了确保签约项目落地,省经委会同相关部门及时协调,解决了碳材料产业园项目、广东康美中藏药深加工项目、飞马物流综合物流贸易及有色金属交割仓库项目、海镁特镁合金生产项目、非标产品数字化设计等重点落地项目中存在的技术、融资等问题,通过提升软环境,确保了项目引得进、留得住。
两组数据显示,2000年“青洽会”创办初期,我省工业完成投资仅17亿元;去年,我省工业完成投资562亿元;今年,预计我省工业完成投资670亿元。2007年至2011年的五年间,我省工业项目完成的投资中,三分之一是招商引资项目;2009年至2011年的三年间,工业投资总额的一半是招商引资项目完成的。不难看出,招商引资已经成为推动我省工业经济壮大发展,推动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的重要力量。而这其中,“青洽会”扮演了重要的不可替代的角色。
短短四天的“青洽会”已经闭幕。如果说,那成果丰硕的四天是演员登台获得掌声和鲜花的精彩一刻,那么,全省各地区、各部门在招商工作中清晰的思路,付出的种种辛劳,凝聚的聪明智慧,就是成就这份精彩的真正原因。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