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亲搞歧视 更伤民众心
成都金牛区举办的“单身交友活动”,因其具有排他性,不准非公务员报名参加,用等级、地位、身份设限,分明是在以“相亲”行歧视,这样的歧视触及了人的情感世界,与每一个人都有关,因此也更加刺痛人心。
“相亲歧视”,有违人伦。单身男女相亲交友,是人性的本能反应,爱与缘本是重要基础。这种爱与缘,不受等级、地位、身份和经济等条件限制,甚至还可冲破年龄界限,社会应该为不受限制的单身男女谈情说爱创造条件,而不能扩大业已存在的差别推波助澜。
如果说,“相亲大会”是由社会中介机构举办的,带有商业性质,谁愿交钱谁便去,那也就罢了。而金牛区的“单身交友活动”是由官方举办的,选择的地点又是一家高级会所。姑且不说公共财政不该只为特权阶层买单,仅就其排他性,就不合政府的身份。公权只能削弱特权,而不能对特权滋长坐视不管,更不能用公权去推动特权,培植特权的成长。否则,公权便会遭到公民反对,公权将会陷入被动之中。
相亲会拒绝非公务员:哥相的不是亲,是身份
官办相亲会拒绝非公务员参加,某些部门某些人这样做的底气何来?可以猜测,这些人之所以在光天化日之下明目张胆的这样画出“楚河汉界”,无非是官本位思想依然存在的一个表现!可以想像,在有些人眼中,公务员就是现实中的官老爷,他们的政治地位高,工作稳定待遇好,无论是他们中的一部分人,还是某些思想扭曲的人都认为,他们是不同于平民百姓,他们是有“身份”有“地位”的,他们是不同于企业工人的!他们要是男婚女嫁的话,就得贵族联姻不离士大夫,他们都应该找一个公务员!
官办相亲会拒绝非公务员参加,从表面上看是封建时代“门当户对”、士大夫不同庶民通婚的再现,从表面上看这是对神圣的交友相亲的亵渎。而实际上,他们这样做,是对平民身份的岐视,是拉大官民之间距离的行为!他们损害的是我们公务员为民服务、同老百姓鱼水关系的形象!还有,如果这样的相亲会由民间自发组织或商业行为,倒也让公众说不出什么来,可是,这次竟然是某些地方政府部门的杰作!如此的影响,会是怎样?
说起要解决一些年轻人的婚姻问题,说起“促进大家以更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日常工作中”,说起“充满祝福的关怀”。还有很多农村和城镇大龄青年的问题急待去解决,这些问题相关的地方政府部门去关注了吗?公务员的宗旨是为人民服服,公务员理应“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可是这样的好事却为何跑在了前头?我们老百姓真的难理解!
官办相亲会拒绝非公务员参加!这样的活动,很容易让人想到这样的话:哥相的不是亲,是身份!这样的活动当止!
官办相亲会,一场权力与权力的联姻
为什么要搞这么一个官办相亲会,说是“由于公务员忙于工作,交友圈狭小”;为什么只接受公务员或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参加,说是“事实上,大多数公务员都愿意再找一个公务员”。其实,这可能是个误会,活动的规则制定者压根就没摸透行情。真正的黄金组合,应该是“双轨制”,一个在体制内,一个在体制外,水陆两栖,左右逢源。体制内的提供人脉与关系,体制外的享受自由与便利。现在弄出这么一个不合时宜又招惹口水的臭招,实在是公务员的傲慢在作祟,犯傻还不知,出丑还得意,有把脉问诊一下的必要。
公务员掌握着公权力,代表的是政府形象,他们理应享受体面的生活,否则,就是政府的不体面。但在参与社会分配的时候,他们也是普通的社会成员,理应公平地领取属于自己的一份。该拿的没拿到,不对;不该拿的拿多了,也不对。分享改革和发展成果,公务员有可能拿得多一点,也有可能拿得少一点;有可能拿得早一点,也有可能拿得晚一点,这才是正常的。但实际情况,却永远是,该拿的,公务员从来没有少拿过,你说什么福利待遇少过公务员的?能多拿的,能早拿的,公务员几乎没有一次不是多拿、早拿的。譬如,最近的一次调整收入,公务员调得最早,叫阳光工资;接着调的是事业单位,叫绩效工资;然后再考虑低收入的职工。为什么不能将这个序列倒过来,最低的才最该调啊!
道理很简单,决策的是公务员,最大的收益者也是公务员,这大概只能叫决策自肥。这样的自肥一旦成了惯例,公务员想不傲慢也难。找配偶讲门当户对,所以,官办的相亲会就来了个“拒绝非公务员参加”。因为在特权享受惯的操办者看来,这太正常不过了,只是圈子外的百姓才觉得太扎眼。
傲慢,已经傲慢得情不自禁了。难怪,就有专门发文招录副科级以上干部子女进事业单位的怪事,傲慢还有了世袭的冲动。能不能将这样的傲慢收敛一下,若享受了特权,再拿这个特权来炫耀,这肯定有损政府的形象。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