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议事”开辟民主新途径(2)

“网上议事”开辟民主新途径(2)

核心提示:党的十七大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努力扩大农村基层民主,充分保障和落实农民群众依法享有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充分激发农民群众主动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4、适应群众需求,拓展民主形式。党群议事会是促进基层民主管理的一种成功做法,民情日记已成为我区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桥梁和纽带,村(居)博的推广和应用又进一步拓宽了民主渠道,丰富和发展了民主形式。使得党群议事会、民情日记、村(居)博客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相得益彰。群众需要什么或者方便什么,就运用什么,最大限度地发挥群众的积极性和参与性。

三、典型案例

东风村位于淮安市主城区东南郊,人均年收入达到9000元,全村居民基本拥有网络电脑。我们利用这一有利条件,在新浪网站率先注册并创建了村民博客,将村里重大决定讨论事项写到博客上,试行几次,村民们在网上讨论的事情比在村委会会议室里还热烈。去年9月21日,村支部召开了“群策群力迁水厂”村民大会,现场除在村的党员和村民代表,还有在村博客上“静坐”的来不及赶回的打工青年,在线跳跃的是不断翻新的跟帖:“卧薪尝胆”说,老自来水厂影响城市规划和发展,要顾全大局,支持搬。“雾里看花”说,原来的水厂水压低,三四楼的太阳能打不上水,新水厂的水压一定要高……合理化建议不断“跳”出来,村委会选出了最佳方案。此后涉及到的拆迁、安置等没有一人纠缠。整治河塘、建休闲广场、创卫……村里大事的解决走的都是“水厂模式”,方案都是经村民网上多轮“撕咬”才定下来。办完后没一个村民有意见。

四、取得成效

1、村博宣传方针政策,增强感染力和渗透力。通过村(居)博客,定期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广泛深入讲解群众关心关注的问题,将党的方针、政策、路线及法律法规等知识原汁原味、完完整整地交给群众,使群众理解和支持基层组织工作,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巩固和扩大了党的群众基础,推动了党在农村(居)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

2、村博收集社情民意,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在村(居)博客里,鼠标是最大的投票器,键盘是最大的传声筒,主机是最大的意见箱,显示器是最大的民情窗口……村博鼓励党员、村民说真话、说心里话。村里“党务、村务、财务”大事小事事先在“村博”上公布方案,让大家讨论。不仅留守的村民纷纷跟帖发表意见,外出务工、创业村民也上网跟帖留言。目前,全区收集梳理归纳各类有价值意见、建议累计100多条,为科学决策提供了可靠依据。

3、党务村务财务公开,密切党群干群关系。通过村(居)博公开党务、村务、财务,维护了群众的的民主权利,规范了村(居)干部的行为,还干部清白、群众明白,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4、村博发现解决问题,服务群众推动发展。我区充分发挥村博在开展科学发展观教育、创先争优活动中的作用,在村(居)博中开辟专栏,很多村民通过村博发表意见,相互交流,促进了发展。村里有个“蔬菜大王”,生意做到了国外,但种菜技术守口如瓶不外传,现在通过村博号召,却把“种菜攻略”放在博客上和大家共享,村里很多人学习效仿,成为蔬菜种植大户。全区这样的事例枚不胜举,村博为服务群众、促进和谐发挥了重要作用。

五、产生影响

村(居)民博客的创办,先后被淮安市电视台、江苏电视台、人民网、新华网宣传报道,《村博客网上议事》被2009年度江苏《党的生活》“优秀党日活动”评为二等奖,2010年元月3日《新华日报》头版头条宣传报道,4月24日中央电视台给予专题采访报道,在全国引起了积极反响。中共淮安市市委书记刘永忠视察对清浦区“村民博客”的做法给予了高度评价。

六、探讨与设想

1、扩大宣传覆盖面,增强运用广泛性。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加强村(居)博的组织领导,明确街道、乡镇负责党务工作的领导具体负责组织实施,将村(居)博客当作基层民主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切实增强宣传和认知程度,通过召开推进会议、网络宣传等多种方式,提高村(居)博客知晓度,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同时在条件成熟的村(居)努力推进博客使用率。

2、促进民主全方位,增强管理实效性。博客民主议事得到了群众的认可和支持,基层民主管理手段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我们要结合党群议事会、群众代表会、民情日记等方式和手段,促进村(居)民博客优势和作用的发挥。

3、民主议事大互动,增强管理民主性。村(居)博客是基层民主管理的新平台,努力把外出流动党员、村民和流入本地党员安家到本村(居)博客上,同时我们将引导和督促基层组织建立完善民主议事规则,从制度上保障群众与村(居)干部形成互动平台,使党员、村民民主议事权利得到充分行使,切实增强党员群众参与民主管理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责任编辑:葛立新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