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经济要有强烈危机感(2)

对中国经济要有强烈危机感(2)

第四,房产泡沫。

目前中国尚处于中等收入阶段,城市化率略高于50%,人口总量仍略有增长,似乎不具备楼市泡沫的总体条件。但如果谨慎观察,货币化、城市化和人口迁徙的最高潮已经过去。

就货币化而言,在过去10年,M2余额增长约5倍,未来增长将逐步放缓。从2010年开始,房地产的销售面积已进入个位数增长。假定未来商品房施工和销售面积年均增长6%。那么到2020年,需完成商品住宅的销售逾1亿套,2020年当年房屋施工面积可能超过80亿平方米。如果考虑到保障房和非住宅建设,问题就更为严重。中国房地产行业已进入供求大致平衡的阶段。

房产泡沫将全方位冲击中国经济,尤其是对地方财政的冲击,很难想象地方政府失去接近3万亿元的土地出让金之后,收支如何再平衡。例如,目前银行系统涉及房地产的贷款余额约为13万亿元,通过信托等房地产相关融资余额可能为4万亿~5万亿元,很难想象房产泡沫对金融稳定能不产生冲击。

那么,我们如何应对房产可能的泡沫化风险呢?

一是应当意识到,尽管中国的城市化和人口迁徙仍在推进中,但房地产已进入平台期,不能将京沪深广核心区的房价上涨,视同全国普涨的信号。同时也应看到,一线城市核心区房价和房租的上涨,是供求矛盾使然,并无行政良方可治。

二是集约用地。目前,中国居住用地和工业用地的比例失衡,工业用地用量过大,开发园区过多过滥的势头有所回潮。目前中国居住用地和工业用地比例为1.5∶1,其中工业用土约为5万~6万平方公里,用地占比为26%,远超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的水平。

三是保障房建设层次过多,过于复杂,宜简化为可售和公租两类,减可售、增公租。

四是一些城市的建筑综合体已有明显的过剩迹象,应予警惕。

五是对开征房产税要慎重。至少在我看来,加强个税和开征遗产税,较之房产税更为现实和平稳。

责任编辑:郑瑜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