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解说:提升素质教育,技术手段也很重要

教育解说:提升素质教育,技术手段也很重要

摘要:教育部计划启动“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将在全国推行体现素质教育要求的中小学教育质量评价制度,扭转单纯以学生学业考试成绩和学校升学率评价中小学教育质量、“评学生看分数,评学校看升学率”的倾向,其中包括学生品德发展水平、学业发展水平、身心发展水平、兴趣特长养成、学业负担状况等五方面20个关键指标。教育部“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构想不错,实施中还有难题需要破解,讨论以上具体问题,只是为了让改革进行得更好。

教育部计划启动“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将在全国推行体现素质教育要求的中小学教育质量评价制度,扭转单纯以学生学业考试成绩和学校升学率评价中小学教育质量、“评学生看分数,评学校看升学率”的倾向,其中包括学生品德发展水平、学业发展水平、身心发展水平、兴趣特长养成、学业负担状况等五方面20个关键指标。

多年以来,应试教育的模式对学生是“唯分数论”,对学校是“唯录取率论”,以高考成败论英雄,把学生搞成了“考试机器”,结果学生不满、家长不满、社会不满,而且教育界自己也不满。教育部这次改革,就是希望从学校评估这个关键点切入,彻底扭转基础教育在定位上的偏颇,公众也因此期待评估方式的改变能够带来教育本身的改变。

如果说,教育部推出的“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在理念上体现了对素质教育的追求,代表了中国教育的未来方向,那么接下来值得研究的就是,如此理念及其制度性安排是否具有可行性。事实上,中国教育追求学生素质提高的目标由来已久,但为什么改来改去“应试”的痼疾却总是难以治愈,其中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实践层面缺乏必要的保障措施和技术手段。

就保障措施而言,眼下通过高考进大学仍然是农村孩子进入城市、改变命运轨迹的最好通道,而国家在基础教育资源配置上又未能做到均衡化,为了让农村学生也能挤上高考独木桥,教育部门只能将教育目标最大限度地简化。 “应试教育”本来就是中国教育既要追求平衡,又不能不适应教育资源配置失衡的悖论式处境之结果。所以,在基础教育资源配置实现均衡化之前,任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努力,只要同高考相联系,往往会成为堵塞农村学生向上流动的机制性障碍。教育改革之难,其难题不在教育界之内,而是社会整体施加的刚性约束一日不破除,教育一日走不上素质养成之路,教育质量评估也就一日走不出 “唯分数论”和“唯录取率论”。

就技术手段而言,再好的理念和措施最后都得落实到操作层面,即用哪些指标来衡量教育所追求的目标及其成功与否。多年来,在什么是学生综合素质的问题上,争议就很大,因为社会所需要的任何素质,并非都可以由学校教育而得到培养。谈到高考录取标准,人们往往感叹一些日后成为大师的学子当年不为考官所赏识,似乎不是考官无能,就是考试无用。其实,这些人之所以成为大师,首先是因为天赋,而不是学校教育。比尔·盖茨中途辍学,马云更是多次复考,最后因为天上掉馅饼才进了大学,标准化的评价方式永远不可能发现真正的 “璞玉”,教育既已面向大众,就不能再用“精英”的标准来评估其产出。像“独创性”或“好奇心”这样的素质,在人类中本就属于“稀缺资源”,规模化和标准化的学校教育能不消除之,就是功德无量了,至于培养,几乎就是免谈。重视创新如美国,其多数发现和发明最后核实下来还是第一代移民的成就,而这些移民的祖国就基础教育而言,未必能比美国的教育“更注重培养首创精神”。

当然,还有许多素质可以由学校培养,但即便如此,学校怎样才算在这方面付出努力并取得成功了,真要评估起来还会遭遇许多技术上的困难。比如学生的道德素质,是按照掌握是非观念,还是行为循规蹈矩,抑或危急关头舍生取义来衡量?懂是非但言行不一,行为规矩只在众目睽睽的场合,舍生取义更不具有普遍性,在面广量大的教育质量常态化评估的情境中,到底如何量化、细化和可操作化,仍然需要科学分解和创意设计。

教育部“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构想不错,实施中还有难题需要破解,讨论以上具体问题,只是为了让改革进行得更好。除了在思想上统一认识之外,现在最需要的还是从技术上解决问题的意识、态度和能力。

(作者为上海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