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党永葆生机发展强大的生命线
领导者提高品格增强本领的大学校(三)
三、充分认识贯彻党的群众路线面临的新形势,深刻把握新时期贯彻群众路线的新实践
贯彻群众路线的原则性要求是统一的、一贯的,但是,不同的历史时期,面临不同的形势任务,贯彻群众路线的重点和要求是有所区别的。相对于敌强我弱、异常艰苦的革命战争年代,在党执政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贯彻群众路线面临着一系列的新情况、新挑战、新要求、新考验。
第一,党的地位的历史性转变给贯彻群众路线提出了新的挑战。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我们党已经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已经从受到外部封锁和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正如党章中所指出的:“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和平环境下,执政时间长了,就容易滋长忽视群众的思想;执政业绩好了,就容易滋长轻视群众的情绪;执政资源多了,就容易产生不相信群众的意识。由此,容易导致脱离群众,甚至在有的地方、有的方面引发党群干群关系紧张的问题。如何在长期执政条件下坚持和贯彻好党的群众路线,是新时期党的自身建设和党的事业发展的一个重大历史性课题。
当前,在一些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身上,严重脱离群众的问题还比较突出。据有关方面开展的问卷调查显示,脱离群众的表现主要有六个方面,一是宗旨意识不强,为当官而当官,对群众缺乏真情,表里不一,言行不一;二是形式主义、命令主义严重,不重视群众意见,做表面文章,搞长官意志,伤害群众感情;三是政绩观不端正,急功近利,与民争利,损害群众利益;四是干部成长进步经历单纯,与群众接触较少,不真正了解群众;五是选人用人公信度不高,不尊重群众意见,忽视群众基础;六是贪污受贿,腐败堕落,动摇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和信心。
这些问题,损害了党群干群关系,阻碍了群众路线的贯彻执行,对党的执政地位构成了威胁。脱离群众的危险并不遥远,就在我们身边,这并不是危言耸听。一定要增强忧患意识,保持足够的警惕。
第二,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给贯彻群众路线提出了新的要求。 “群众”的概念,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正确贯彻群众路线,必须对当前人民群众的状况做具体的全面的了解和分析。
一是群众队伍空前扩大。除了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和解放军指战员,还出现了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新的社会阶层。他们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是人民群众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是群众素质全面提升。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水平的提升,广大群众思想认识水平、科学文化素质、民主法制意识大大增强,参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事务的意识和能力大大提高。
三是群众诉求日趋多元。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当今社会主要矛盾,但是,在以经济文化利益诉求为主的同时,政治的、社会的、生态的利益诉求不断增多,而且不同社会阶层、不同社会群体,出现了不同的利益诉求。
四是社会矛盾复杂多样。随着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人民内部矛盾呈现总体增加之势。各种历史遗留问题与现实问题相互交织,合理要求与不合法方式相互交织,多数人的合理诉求与极少数人的无理取闹相互交织,群众自发行为与敌对势力插手操纵相互交织,使得各种社会矛盾处理的难度不断加大。
社会结构的新变化,使得贯彻群众路线的要求提高了,难度增加了,一些党员干部“不愿、不敢、不会”做群众工作的问题突出了。一些影响较大的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往往会有各种各样的具体原因,但是归根结底的原因,都是侵害群众利益、忽视群众情绪、弱化群众工作造成的,也就是没有真正贯彻群众路线造成的。
第三,社会环境的深刻变化给贯彻群众路线提出了新的考验。面对新形势新环境新挑战,我们党始终坚持群众路线,并根据群众愿望要求和时代环境的变化,不断赋予贯彻群众路线以新的内涵和时代特征。
邓小平同志强调,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传家宝。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改革开放必须充分代表人民群众的利益,改革开放实践必须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
江泽民同志强调,我们的改革和建设,只有得到人民的理解、支持和参与,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顺利推进。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善于组织群众、宣传群众、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要首先考虑并满足最大多数人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要求,并坚持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的一切工作的最高标准。要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要建立密切联系群众的制度。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