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故事会源于生活、真实性强。37年来救起18名落水者的“救人女侠”吴永秀;照顾生病妈妈,撑起一个家庭的15岁女孩路玉婷;面对乘客遗失的价值150万元的黄金首饰,毫不动心并归还乘客的出租车司机曾文华……一组组生活中的“凡人善举”,成为百姓故事会的鲜活素材。讲述者既可有备而来,也可即兴发挥;既可以讲别人,也可以讲自己;讲故事的场地也不受限制,处处都可以是场所。通过身边人讲身边事,故事会饱含真情实感,在群众中产生了强烈共鸣,许多故事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百姓故事会细分受众、针对性强。故事会巧妙地将国家大政方针和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融入故事中,针对不同对象设置不同的内容。在城乡结合部讲述美丽村镇建设故事,在产业园里讲述大学生创业故事,在拆迁社区讲述道路改造、城市建设故事,在老人较多的居民楼里讲述劳动社保故事、卫生保健故事。针对不同的对象,故事会活动形式也不一样。针对青年群体,新都区推出“情景剧”版故事会,高新区推出“微电影”版故事会;针对曲艺爱好者,金牛区推出曲艺故事会;针对社区群众,肖家河街道成立邻里文化社。故事会把城市街巷记忆融入百姓故事中,深受群众欢迎。
一场场清新朴实的故事会,融入了优秀的道德文化、文明的生活风尚、昂扬的创业激情、欢快的娱乐生活,蕴含着形势政策“大道理”,承载着愉悦身心“大功能”,聚集着社会和谐“正能量”,是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好形式,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力抓手,为各地做实做活基层宣传文化工作提供了有益启示。
启示之一:基层宣传文化工作要注重生活化,防止“大而化之”。当前,基层宣传文化工作范围越来越广,与群众日常生活关联度越来越高,推动基层宣传文化工作取得实效,必须坚持“三贴近”原则,把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和地方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融入、渗透到群众日常生活之中,使宣传党的主张与反映人民心声有机统一。要让身边人当主角。身边典型的引领往往更有可信度和说服力,胜过诸多灌输和说教。要多颂扬群众认可的“最美人物”,多宣传群众身边看得见、摸得着、学得到的“平民英雄”,多倡导基层群众的“凡人善举”。要用身边事作主题。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事最易感动身边人。要通过群众的亲身经历和切身感受来折射国家、社会和个人的深刻变化,抓住群众身边的鲜活事例和生动细节来反映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重大主题,使受众从“身边小事”感悟“大道理”。要在生活中找主料。群众最智慧,生活最深刻。要奔走在路上、活跃在现场、扎根在基层,把镜头对准基层、版面留给群众,从日常生活中掌握民意,发现真善美,把群众的需求、群众的关切作为工作的“第一信号”。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