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科学决策三步曲
决策是为了求同,决策前却必须求异。
中国古代墨家提出一个观点:“同异交得”,意思是同中有异,异中有同,两者相互依存,充满了对立统一的辩证法智慧。在《矛盾论》中,毛泽东深刻揭示了“矛盾法则”即对立统一法则。同与异就是对立统一的矛盾双方,二者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渗透,同时相互排斥、相互否定、相互转化,共同构成统一体。我们可以运用这一辨证思想,唱好决策“三步曲”,实现民主决策、科学决策,指导实践,推动发展。
决策前:求同求异,“听取蛙声一片”。
决策前的“蛙声一片”,好于决策后的“喋喋不休”。
决策是为了求同,决策前却必须求异。求异是决策民主化、科学化的基础。任何一项重大决策必须建立在丰富的调研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之上,广泛征求不同团体、阶层、广大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尤其要尊重世界的多彩性,正确对待不同意见,尊重异议。决策要有求异之意识,扬求异之精神,让不同声音充分表达,让各种思想充分激荡,让多彩智慧充分碰撞,推动决策“离真理更近”。“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才能民主决策;“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才能科学决策;“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才能创新决策。
决策时:求同存异,“众议而后决断”。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决策时坚持民主集中,求同存异,“该集中要集中”,一般情况,不能议而不决。“求大同,存小异”,寻求共同之处,保留不同意见,不因个别分歧议而不决,确保顺利决策。“求同”就是寻找共同思想、共同要求、共同利益,是构建和谐的基础;“存异”就是保留不同观点、不同主张、不同利益,是构建和谐的条件。“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求同存异才能和谐共处。在对待矛盾时坚持寻求共同基础、保留意见分歧,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通过寻求“共同点”来消除分歧,通过接纳“不同点”来搁置争议。不能“各拉各的调、各吹各的号”,存其异、求其同,抑其异、扬其同,最终争取到一切可以争取的因素,团结到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有议也有决,顺利形成科学、民主决策。
决策后:求同克异,“议决归于一行”。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求同克异,就是在决策后的执行过程中,必须步调一致,政令畅通。严明纪律特别是严明政治纪律,是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的根本保证。坚决维护集体决策权威,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集体决策保持高度一致。坚决反对自由主义,坚持做到与集体决策同心、同德、同向、同行。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决策部署,以铁的纪律保证政令畅通,保证各项工作部署的落实。做到立场坚定、旗帜鲜明、认识统一、表里如一、态度坚决、步调一致,做忠实践行者。具体工作中坚决做到同一个音节,同一种态度,同一种步调,决不允许搞“例外”、搞特殊。敢于排除干扰,消除阻力,确保“天上一滴雨,地下一点湿”,落实不走调,执行不走样,产生“共振效应”。在求同克异中坚决执行,上下同心、共克时艰、共赴发展,建设美丽中国。
(作者系来凤县委常委、宣传部长)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