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评述中国上半年经济放缓(2)

摘要:备受瞩目的中国经济半年报已经出炉。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最新数据,中国经济第二季度同比增长7.5%,上半年同比增长7.6%。数据公布后,欧美几大权威媒体纷纷予以转发,并积极发表评论。

政府更重质量而非速度

中国经济放缓引发了多家外媒的担忧,它们猜测中国政府很有可能采取刺激措施,以实现2013年全年经济增长7.5%的目标。

彭博社认为,中国经济减缓可能增加了市场对政策制定者采取措施保护7.5%增速的猜测。澳新银行大中华区经济学家刘利刚说:“新政府应该非常担心他们是否能够保住增长目标。”

国际经济顾问机构环球通视分析师任先芳称,中国经济增速已经连续第五个季度低于8%,由于投资疲弱,经济增长可能面临“停滞”风险。有分析师预测,中国政府可能会采取一些新刺激措施,以确保实现今年全年增长7.5%的目标。

美联社报道称,中国第二季度经济增速从前一季度的7.7%降至7.5%,工厂产出和投资等增长指标也有所下降。这增加了政府面临的采取刺激措施的压力。

2

(图片:中国领导层更加着眼经济的长远发展。)

不过,报道认为,尽管第二季度经济放缓,中国领导人已决心坚持原先的措施,以短期的阵痛来换取今后可持续、稳定的增长。报道援引野村证券经济学家张志伟的话说,新的领导人明确表示,他们更注重GDP的质量和可持续性,而非速度。

路透社的报道称,近期疲软的经济统计数据导致市场呼吁中国政府采取新措施支持经济发展,但中国政府不为所动。分析人士认为,在中国领导层努力通过改革措施促进消费、帮助中国经济减轻对出口和投资依赖的情况下,金融市场可能低估了汇总过领导层对较低经济增速的容忍度。

美国《纽约时报》网站报道,中国经济增长放缓在很大程度上是中国政府定的调,政府努力使经济摆脱过时的发展方式,而转向更有效益、更加可持续的增长。近几个月,中国决策者的一系列讲话越来越清楚地表明,为换取更长远的利益,新领导层能够容忍经济增长明显减缓。

该报援引标准普尔亚太首席经济学家保罗·格伦瓦尔德的话说:“我们目前没有看到(中国政府)采取进一步的刺激举措,这个事实表明,他们愿意接受百分之七点几的经济增速,中国政府了解经济增长与金融稳定之间的平衡关系。”

英国《金融时报》社评称,在新任国家主席习近平的领导下,中国迄今表现出无意像2008年那样出台大规模刺激方案。文章指出,新的货币刺激将导致地方政府进行更多浪费性的支出,还可能滋生一个新的房地产泡沫。文章认为,鉴于中国劳动力市场仍然兴旺,一轮精心管控的放缓不太可能导致大规模社会紧张。

刘利刚也认为,近期中国政府不太可能出台任何大规模的货币宽松或基础建设刺激政策。英国凯投国际宏观经济咨询公司认为,中国政府不再专注于经济增长目标。该公司注意到,中国今年设定的经济增速为“7.5%左右”,而不是一定要达到7.5%。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