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题:最“年轻”城市的次级突破路
6月下旬,在全省各市(州)2012年度综合目标考核中,眉山名列第一。
连续5年招商引资全省第二,连续3年西博会签约金额全省第二,连续4年实际利用外资突破1亿美元;世界500强、中国500强落户总量达32家,仅次于成都——作为1997年建立地区、2000年撤地建市的四川最“年轻”城市,眉山成为我省发展最快的市州之一。
“成绩属于过去。要在全省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格局中不掉队、不落后,唯一的选择就是跨越发展!”眉山市委书记李静说。
自我加压,追赶跨越。眉山提出,务必保持快于全省的发展态势,奋力实现“两个率先”和“三四五翻番”目标。到2017年,全市GDP超过1600亿元、冲刺180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超过1400亿元,地方公共财政收入超过140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9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65万元,在全省率先实现次级突破、率先基本建成小康社会。
以“融”求快,以“变”求强,以“效”求质——眉山积极探索独具特色的次级突破之路。
更快——融入成都,同城发展
新建的10条大通道连接成都
今年1-5月,眉山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08.72亿元,同比增长28.7%,增速居全省第3位。1-6月,全市557个项目实际到位资金319.92亿元,同比增长29.1%。
和经济发展提速几乎同步的,是该市与成都“距离”的缩短:年底完工的成绵乐铁路客运专线眉山段通车后,从眉山至成都双流机场只需15分钟,到成都市中心仅需18分钟。
眉山快速发展,“首位城市”成都的辐射带动功不可没。
眉山清楚,自身最大的优势在于区位,次级突破首要的发展策略,就是要紧傍成都这个“大款”。在成都周边市州中,眉山率先提出“融入成都、同城发展”,与成都“区域同城、产业同链、基础同网”,不断提升“融入”水平。
2012年底,眉山全面开工建设工业大道、岷东大道、滨江大道、天府(仁寿)大道等4条城市交通干道,“四箭齐发”无缝对接成都,公路总里程达164公里,预计总投资180亿元。3-5年内全面建成后,眉山将全域融入“成都半小时经济圈”。该市综合交通办公室主任兰华介绍,今年眉山境内已开工或即将开工的重点交通项目中,连接成都的大通道多达10条。“成都区位+眉山成本+眉山服务”,成为眉山对外招商引资的法宝。
看好眉山区位优势,大项目纷纷入驻。总投资5亿美元的世界500强企业联合利华(四川)全球生产基地项目去年9月落户彭山,将于本月进场建设。
作为天府新区重要组成部分和全域协调区,该市以“三城建设”铺展未来5-10年的新画卷:建成产城一体、文城一体、景城一体的“现代工业新城、历史文化名城、生活品质之城”。
更强——创新驱动,城乡统筹
招商办设到美国
对接全球先进企业
6月12日,眉山经济开发区新区首次在美国马里兰州设立招商办公室,力求把全球最先进的生物医药技术和企业引到园区,首次对接17个项目,涵盖了癌症检测、治疗,艾滋病检测等多个国际领先技术领域。
把招商办公室设到国外,只是眉山创新招商引资模式的一个例子。
该市在全省率先组建市投资促进局,将原招商局、商务局、外侨台办、国资委、工商联相关职能纳入。坚持发展高端产业、产业高端,实施招商引资“376”战略,重点瞄准世界500强和国内行业领军企业实施招大引强,实现“由量向质、由项目招商向产业招商、由一般化招商向专业化招商”的转变。
创新园区、新区、乡镇等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坚持放权、放手、放胆。6月1日,东坡区富牛镇以及崇礼镇部分村100平方公里区域交由岷东新区“托管”。眉山还向乡镇下放、委托、授权200多个行政审批、公共服务、行政执法事项。
创新“两化”互动、城乡统筹“四种模式、四个转变”路径:以城为主、统筹城乡;以工为主、统筹城乡;以农为主、统筹城乡;以游为主、统筹城乡,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加快农民向城市居民、产业工人、农业业主、三产经营(从业)者转变。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