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7月11日至12日在河北省调研指导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他强调,要充分调动领导干部和广大群众两个积极性,通过深入学习教育、广泛听取意见,推动深入查摆和解决作风上存在的突出问题,保证活动善始善终、善做善成。(据《人民日报》)
中央启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对于活动怎么开展、如何深入、取得实效,都存在一定观望心理。习近平总书记身体力行、率先垂范,第一时间来到联系点河北省,深入群众一线,倾听群众呼声,让大家感受到中央改作风、联系服务群众的信心和决心。在调研指导中,习近平强调“保证活动善始善终、善做善成”一语中的、发人深省,是打开群众心扉的一把“金钥匙”。
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亮剑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四风”的重要抓手,是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举措。不可否认,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一些干部思想上存在观望的“边做边看”心理,广大群众也误认为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就是“整干部”,任由发展,容易走进“剃头挑子一头热”的死胡同,会让活动沦为形式走过场,最后导致“竹篮打水一场空”。
如何做到“善做善成”?一是领导干部要带头示范,走出机关,脚步粘土,深入农村一线,来到群众身边,杜绝“蜻蜓点水”走一遭,以真诚换真心,赢取群众的信任和支持。二是要解决实际问题,倾听民声疾苦,解决民生疾呼,防止“推诿扯皮”踢皮球,依靠群众“开门搞教育”,以实际成效取信于民,让群众得到看得见、摸的着的好处和实惠。三是发挥群众主观能动性。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全过程参与、全过程监督、全过程评价,避免“冷眼观看”费力不讨好,激发群众参学热情,让干部改作风与群众得实惠相得益彰,才能保证活动成效“皆大欢喜”。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