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和新闻写作常见错字辨析 (2)

公文和新闻写作常见错字辨析 (2)

36、“度”与“渡”。“度”是指从一个点到另一个点,“渡”是后生的字。在使用中,用于与时间相关的意义时,一般用“度”,如“度过这段时光”“欢度国庆”“虚度年华”“度过暑假”;用于与空间相关的意义时,用“渡”。如用于有人为因素的意义,用“渡”;没有人为的因素,则用“度”。“渡过难关”“ 过渡时期”的“渡”有“由此到彼”的引申义,带有比喻的性质,所以用“渡”。“度汛”,没有人为的因素,所以用“度”。

37、“像”与“象”。《现代汉语词典》规定应写作“像……一样”。“像”指用模仿、比照等方法制成的人或物的形象,如“画像”、“录像”、“图像”、“摄像”等,都是人工做成的;“象”指自然界、人或物的形态、样子,如“表象”、“脉象”、“气象”、“景象”、“天象”等,都是自然表现出来的。

38、“像”、“象”与“相”。“照相机”用“相”;照出的东西用“像片”。“摄像机”“录像机”用“像”。

39、“蒜薹”与“菜薹”。不能写作“蒜苔”、“菜苔”。“苔”是指长在潮湿地方的一种隐花植物。“薹”字没有简化,“苔”字不是它的简化字。

40、“窜改”与“篡改”。“窜改”是指改动、删改,被窜改的往往是具体的书面材料,如成语、文件、古书等。“篡改”是指用作伪的手段改动和曲解真实的、正确的东西,被篡改的往往是抽象的东西。

41、“辨”与“辩”。与言辞有关的,一般用“辩”,意为辩解、辩论。例如:辩驳、辩护。“辨”一般是指经过分析、区别的进行判断。例如:辨别、辨析、辨认。但“辨”与“辩”有时含义相同,如“辨证”可写作“辨证”,“辨白”可写作“辩白”,“辨正”也可写作“辩正”。

42、“工伤”不能写作“公伤”,词典中没有“公伤”这个词。“工伤”是指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受到的意外伤害。

43、“住”和“驻”。“住”泛指居住,“驻”特指为执行公务而留住某地。

44、“作”和“做”。表示动作行为意义的“作”、“做”的大致区别是:抽象意义词语、书面词语多写作“作”,如“作文”。具体东西的制造写成“做”,如“做饭”。“作为一个公路职工”不能写作“做为一个公路职工”。“作贡献”和“做贡献”这两种用法,目前并行于各种文字场合,但国家语委的汉语规范化专家们倾向于使用“做贡献”,原因是“贡献”是具体的东西。

45、“板”与“版”。“板”是指片状较硬的物体。“版”是指上面有文字或图形的供印刷用的底子或书籍排版。例如:版本、出版社、版权、版式。注意:“版画”不能写作“板画”,“版图”不能写作“板图”。

46、“撒”与“洒”。“撒“是指把颗粒状的东西分散着扔出去、散落。例如:撒种。”洒“是指使水或其它东西分散地下落。例如:潇洒、洒脱、洒落。“撒”指散落讲时,同“洒”。

47、“箱”与“厢”。“箱”是指箱子、像箱子的东西。例如:木箱、书箱。“厢”是指厢房、类似房子隔间的地方。例如:车厢儿、包厢、厢房。

48、“熔”、“融”和“溶”。“熔”指固体受热变成液体,“融”特指冰雪等受热变成液体,“溶”是指物质在液体里化开。

49、“燥”、“躁”与“噪”。“燥”是指干燥、缺少水分。例如:燥热。“躁”是指性急、不冷静。例如:脾气躁、性子躁。“噪”是指大声叫嚷或指(名声)广为传扬。例如:噪音、名声大噪。

50、“生”与“身”。“终生”多指事业,如“终生当医生”;“终身”多指切身的事,如“终身受益”。“亲生”指有生育关系的,如“亲生子女”;“亲身”指自己,如“亲身经历”。“出生”指生下来,如“出生于1980年”;“出身”指个人早期的经历和身份,如“出身农民家庭”。

51、“记”与“纪”。“纪实”是指记录事实,也指记录真实情况的文字(多用于标题),一般不写作“记实”。“纪行”不写作“记行”。“纪念”“纪要 ”也可写作“记念”“记要”,但一般提倡写作“纪念”“纪要”。“记录”“纪录片”也可写作“纪录”“记录片”,但“记录”“纪录片”是提倡的写法。

52、“幅”与“副”。对字画习惯用“幅”,但对联因为成双,只能用“副”。用于脸部表情,用“一副笑脸”。表示中药时,用“一副药”或“一付药”,但更常见的用法是“一服药”。

53、“位”作为量词用于人时,含有敬意,因此,不能用于坏人等。同理,一般也不用于第一人称。

54、“绿草如茵”不能写成“绿草如荫"。指绿油油的草好象地上铺的褥子。这里的“茵”字是指垫子或褥子。

55、“报道”与“报导”读音相似,含义相同,现提倡用“报道”。

56、“俩”是“两”、“个”两字的合音词,“俩”字后面不能再接“个”或其他量词。

57、“年轻力壮”不要用“青”;“年青有为”不要用“轻”,“年轻人”不要用“青”。

58、“不假思索”、“假以时日”,“假”易误作“加”。

59、“公之于众”不能写成“公诸于众”。“诸”就是“之于”的意思。

60、“冒天下之大不韪”不能写成“冒天下之大不讳”。

61、账户、账款、账号,不能写成“帐户、帐款、帐号”。

62、“一年之计在于春”不能写成“一年之季在于春”。

63、“不尽如人意”不能写成“不尽人意”。

64、“再接再厉”不能写作“再接再励”。

65、“亲力亲为”不能写成“亲历亲为”。

66、“按部就班”不能写成“按步就班”。

67、“无所适从”不能写成“无所是从”。

68、“出其不意”不能写成“出奇不意”。

69、“大有作为”不能写成“大有做为”。

70、“登录网站”不能写成“登陆网站”。

71、“独当一面”不能写成“独挡一面”。

72、“经验老到”不能写成“经验老道”。

73、“明日黄花”不能写成“昨日黄花”。

74、“秣马厉兵”不能写成“秣马励兵”。

75、“迫不及待”不能写成“迫不急待”。

76、“平心而论”不能写成“凭心而论”。

77、“山清水秀”不能写成“山青水秀”。

78、“班门弄斧”不能写成“搬门弄斧”。

79、“不胫而走”不能写成“不径而走”。

80、“长年累月”不能写成“常年累月”。

81、“喜上眉梢”不能写成“喜上眉稍”。

82、“川流不息”不能写成“穿流不息”。

83、“警钟长鸣”不能写成“警钟常鸣”。

84、“甘拜下风”不能写成“甘败下风”。

85、“竭泽而渔”不能写成“竭泽而鱼”

86、“留连忘返”不能写成“留恋忘返”。

87、“金榜题名”不能写成“金榜提名”。

88、“一如既往”不能写成“一如继往”。

89、“美轮美奂”不能写成“美仑美奂”。

90、“一筹莫展”不能写成“一悉莫展”

91、“谈笑风生”不能写成“谈笑风声”。

92、“呕心沥血”不能写成“沤心沥血”。

93、“候车室”不能写成“侯车室”。

94、“三部曲”不能写成“三步曲”。

95、“副主任”不能写成“付主任”。

96、“舶来品”不能写成“泊来品”。

97、“凑合”不能写成“凑和”。

98、“沉湎”不能写成“沉缅”。

99、“即使”不能写成“既使”。

100、“安详”不能写成“安祥”。

【公文写作栏目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责任编辑:于川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