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21世纪中叶这个阶段,你们正是年富力强的国家栋梁,国家的希望和未来在你们身上,你们这一代年轻人肩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祖国和人民对你们寄予深切期望。我是一个退休老人,和你们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是同辈人。10年来,我已经在全国30个省市区的95所大学放电影、讲人生,同大学生交流,觉得意犹未尽,今天再向你们提出一些我的想法,供你们参考。
惜时如金 博览群书
同学们在中学阶段,一天到晚忙于应付考试,每天要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还要学习不少课外辅导书,学习十分紧张。到了大学阶段,不少时间由自己支配了。但遗憾的是,一些同学没有把大学的四年时间规划好,浪费了很多宝贵的时间,我觉得很可惜。
古人讲“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我希望你们在大学期间多读些近代、现代国内外的经典名著,也可读些名人传记一类的书籍,体会他们一生的痛苦和欢乐、失败和成功。在人生道路上以他们为榜样,你们将终身受益。
我年轻的时候,当时苏联的文学作品对我影响很大。我读过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奥斯特洛夫斯基在书中写道:“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属于一个人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是应当这样度过的: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在他临死的时候,他就能够说,我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的精力,都贡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这段话成为我一生前进的动力,它提醒我,人的一生不要庸庸碌碌、无所作为。在大学期间,我阅读了很多俄罗斯的文艺作品,包括列夫·托尔斯泰的长篇巨著《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列夫·托尔斯泰曾说过:“凡是以追求自己幸福为目标的人,是坏的;凡是以博得别人好评为目标的人,是脆弱的;凡是以他人幸福为目标的人,是有德行的。”这段话一直鼓励着我,成为我一生的座右铭。
1997年,我作为中国电影代表团成员,带着我拍摄的《水中影》纪录片,赴俄罗斯的叶卡捷林堡参加非故事片电影节期间,专门去莫斯科郊外参观了列夫·托尔斯泰的故居,对这样一位伟大作家,人类的灵魂工程师,我怀着崇敬的心情,因为他用他的作品教育了人类,也使我从中受益。同学们,可以这样说,一部好的文学作品,能影响你的一生。
当然,读书不是急功近利的事,很多书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你今后的成长,激发你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滋养你的心灵,给你以美的享受和无限的遐想。除了阅读哲学书籍,我认为还要学些历史知识,使同学们深刻了解中国人民为什么选择马克思主义,选择中国共产党,选择走社会主义道路,选择改革开放。深刻理解“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与“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的历史进程。
同学们,我已是古稀之年的老人了,但有时也会接到一个青年沙龙活动的邀请。这个青年沙龙以读书为主,每人必须向大家推荐一本好书,这种交流与沟通非常好,使大家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广博的知识。
同学们,读书决定一个人的修养,关系一个民族的素质,影响一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为了中华民族伟大的复兴,希望你们大学期间多读书、读好书。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