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19日上午,临县地税局局长郭亮生在职工大会上作检查,据当时在场的一位地税干部回忆,郭亮生承认临县地税局存在管户清理中将非正常户转移至已故税干身上的情况,“他说这个事情做得不对。”
“临县的非正常户多,对我们(地税局)有很大影响。”7月7日,临县地税局局长郭亮生告诉本刊记者。
据本刊记者了解,临县地税局共管辖2533户个体工商纳税户,其中,非正常户为462户。“这次注销的462户非正常户中,有369户属个体工商户,因经营不善关门停业或者更名、转让,后查无下落,形成非正常户。”郭亮生介绍,“另外93户为企业类管户,其中种植、养殖及专业合作社61户,免征增值税和所得税,为了开设账户,在办理税务登记后,季节性经营或根本就未正式成立,不能按期到税务机关申报,形成非正常户。涉煤企业7户,被兼并重组政策性关停,形成非正常户。皮包公司25户,在办理税务登记后,并没有进行实质性的生产经营,长期不申报,形成非正常户。”
郭亮生告诉本刊记者,这些非正常户是从2006年至今累积而成的。
“临县的非正常户多,征管绩效考核一直不好,(绩效考核)成绩一直上不去,只是想把工作做上去,让临县地税局在绩效考核中的排名向前挪一挪。”郭亮生说,“这个事情没有(掺杂)一点个人利益,也没有一个管户的利益受损。它就是内部的一个尝试,把所有的非正常户集中到一个人身上(进行)分类管理,我们是在探索一种管理办法。”
“这(种)事情在(地税)系统内很正常,可是在外行看来这个(做法)就太离谱了。”郭亮生说,“(这件事情)完全是从工作角度出发的,局里的工作人员只是想(和别的地税局学习经验)取长补短,但是最后取回来的却是‘短’。”
郭亮生坦言,他就这个事情已经做过检查,“其实,这件事我并没有授意过,事前并不知情,纯属局里征管部门的业务工作。事发后,我要求局里的人以后一定要依法依规办事,这次(把所有的非正常户集中到一个死者身上)的做法确实不妥。”
税务所长“被复活”何以“很正常”
对于这荒诞一幕,临县地税局尽管承认“做法确实不妥”,但同时又强调,“这(种)事情在(地税)系统内很正常。”
不得不承认,“很正常”一说有着现实依据。一方面,从报道来看,这种“绩效考核难题转嫁到一个人名下”的做法,是从“山西其他地市参观学习”而来的“先进经验”;另一方面,放眼更广泛的社会生活,类似“被复活”的现象并不罕见。比如,在税收领域,同样也是因为“绩效考核”,普遍存在着的“过头税”问题,事实上就是另一版本的“被复活”,两者区别仅仅在于,前者“被复活”的是尚未发生的生产经营,而后者“被复活”的则是“已经死去的人”。而在税收之外的其他行政领域,相似事例也不鲜见。比如,一些民政部门炮制并不存在的火化“死魂灵”,人事部门纵容“吃空饷”的“死魂灵”……
由此不难看出,不正常的不是“死人复活”表象,而是既高度封闭,又依赖自上而下行政体系的政绩考核评价机制。
【启示与思考】
为让绩效成绩单好看,山西临县地税局想出一个办法,将非正常纳税户转移至已故税务干部的身上,换句话说,就是把脏水往死人身上泼。这样的好处是,只扣一个死人的考核分,哪怕扣再多也只由一个不存在的人担当,其他人不受影响。
这样的考核实在太僵化了。首先,对于上一级地税局来说,考核方案与现实脱节,完全不能检验出实际成绩,反而鼓励了作假。而在考核的形式上,没有深入到基层,只见数字不见人,浮在表面,对“死人复活”这样的作假都不能觉察,其它情况更是难以掌握。可见考核只是走过场、重形式,说不定只是看看报表,查查账目,对对数据,听听汇报了事。而对于被考核的单位来说,连死人都能搬出来对付检查,其它什么弄虚作假的事做不出呢?且临县地税局的作假并非自己独创,而是从其它兄弟县那里学来的,可见上吕梁市地税系统考核作假已成习惯,背景无非是干得好不如干得巧,因而下属地税系统喜欢投机取巧,钻空子,走捷径,不求工作进步,但求考核过关。在这样的处境和心态下,为保官帽,不要说作假,就是请客送礼也不惜一试。
社会从来不缺干活的人,但缺乏科学评价成绩的方式和途径,这就是管理被认为最能出效率的原因,可见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有多么重要。因此,地税所长“被复活”,作检讨的不应该局限于山西临县地税局,吕梁市地税局同样应该从中展开检讨,有必要对现有的考核条款进行修改,出台更加科学的考核办法,以务实和贴近基层的作风来展开考核,则类似“地税所长被复活”的怪事才有可能避免。
欢迎继续关注经典案例。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