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贸易摩擦频发 提前预警产业升级或成我国突围途径

摘要:欧盟委员会8月2日发布书面声明,宣布中欧双方就光伏产品达成的“价格承诺”协议得到了成员国一致支持。

欧盟委员会8月2日发布书面声明,宣布中欧双方就光伏产品达成的“价格承诺”协议得到了成员国一致支持。自8月6日起,这份协议将正式实施。历经10多个月的艰苦交涉,全球涉案金额最大的贸易争端终于和平解决。近些年,在世界经济下行压力下,各国间贸易摩擦频繁发生,我国作为全球第二大贸易实体和第一大出口国,难免卷入贸易摩擦的漩涡之中。如何缓和这种愈演愈烈的贸易争端,逐渐成为关注的焦点。

中国屡遭贸易摩擦

欧盟委员会2日宣布已批准中欧光伏贸易争端的“价格承诺”协议,接受中国太阳能电池出口商提交的“价格承诺”方案,对于那些参与该方案的中国企业免征临时反倾销税,并从8月6日开始实施。

并非所有遭遇反倾销和反补贴“双反”调查的行业都如光伏一样幸运,汽车产品、电信业、风电业、家电业,甚至连服装业都未能逃过劫数。

首当其冲的是电信业。5月初,欧盟委员会“原则上决定”对产自中国的无线通信网络与关键设备展开反倾销与反补贴调查。虽然调查涉及数额远小于“光伏案”,但或将是欧盟史上首次在贸易保护领域的“自行立案”,影响深远。

在此之前,美国已就中国汽车产品向世界贸易组织提起反补贴诉讼。美国是我国汽车产品最大出口国,一旦开征反倾销税和反补贴税,我国汽车业生产成本将大幅提高,部分企业面临倒闭。

与此同时,我国针对美欧的商品也进行了“双反”调查。在欧盟宣布对华光伏开征临时关税后,商务部随即宣布紧急启动对欧盟葡萄酒的“双反”调查程序,这曾被外界解读为对欧盟的“反击”。

世界贸易组织8月2日作出裁决,称中国2010年裁定的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白羽肉鸡征收反倾销税违反了全球商业规则,从而结束了世界最大两个经济体围绕这一问题长达两年的争议。

我国目前不被美国、欧盟等国家和地区承认市场经济地位,依据WTO规则,不论我国是哪一种出口产品,只要一国的反补贴控诉成立,就可被其他成员国效仿,而我国为减少连锁效应,也会对对方相关企业进行反制,引发下一个“摩擦点”。

1

(7月29日,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欧盟贸易委员德古赫特出席关于中欧解决光伏争端的新闻发布会,并就中欧解决光伏争端问题发言。)

贸易摩擦在所难免

由于全球经济不景气,贸易保护主义正在升温。我国已经连续多年成为全球遭遇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最多的国家,同时对他国的“双反”调查也有所增加。新能源、钢铁、化工、农业等领域成为全球贸易摩擦的“重灾区”。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