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示与思考】
被打孩子帅帅8岁,在被怀疑偷表后,校长儿子张老师就以扇耳光、用扫帚把打、用脚踹等方式对孩子进行了长时间的殴打,孩子身上的伤让孩子父母及旁观者惨不忍睹。多么可怜又无助的孩子!在这所封闭的学校里,可以想象,孩子在遭受校长儿子暴打时的恐惧和无助,两天,这两天里,孩子身边,有谁可以给予他救助,他的班主任,孩子在校的“保护伞”,为什么要在孩子饱受毒打之后才告诉家长,为什么不能在第一时间就告知家长?
校长的手表一定很名贵吧,要不然,为什么孩子的尊严、孩子的生命,与一块手表相比,竟是那么微不足道!不管手表是否是孩子所拿,在法治社会里,警察执法也要按法律依法行使职权,都不能滥用私刑,对于8岁的孩子,又是谁给予了“私刑拷打”的权利?教育孩子是一种艺术,就是过去的“棍棒教育”也不至于这般残忍,更何况在我们一直呼吁实施尊重孩子个性、让其自由发展、尊重生命的教育的今天。这样的教育只会是延续“暴力”的教育,如果这样的老师一直在学生身边,不管是受害的孩子,还是旁观的孩子,他们的心灵都会在暴力教育中不断被扭曲。我们不要指望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下还能健康成长,在身体、心灵双受打击下,这些孩子也会不幸成长为又一个施暴者。家庭、社会的和谐何在?孩子的人生又岂能是一条光明大道?
孩子被打,在孩子心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痛苦记忆。与帅帅邻床的禹先生也为其“打抱不平”。禹先生说,帅帅现在只要睡到半夜就要哭,一边哭一边喊:“别打我,别打我。”听到孩子无助的泣喊声,笔者的心,真地是被刺痛了!孩子的人生,最关键的时期大部分是在学校度过,学校也是孩子的家,如果学校连孩子的生命安危都不能保障,我们还能指望孩子爱学校、爱学习吗?孩子在成长中,总会犯错,他们不可能沿着一条直线前进,在孩子犯错时,我们为什么不能从另一个角度去看待孩子的异样行为呢?同时,反思我们的教育,为什么要用暴力来逼迫孩子?孩子的心灵,永远都不是恶劣到无药可救,只要了解孩子,尊重孩子,孩子是可以向着好的一面迈步的。
不知道,还有多少老师,在孩子犯错时,还在选择粗暴的教育方式。“爱”和“宽容”的教育魅力在于不仅能得到孩子的敬畏,还能让老师自己品尝到成功的喜悦,每一天,看着孩子高兴地踏进教室,享受着孩子在身边的叽叽喳喳,回家时快乐地向我们招手,作为老师,我们的心真地不为自己给予了孩子温暖而感到全身心的快乐吗?没有孩子天生愿意做错事,而且,孩子在做错事时,心中也一定是忐忑不安,我们怎么能让孩子的心灵再受煎熬呢?这时候,对孩子的理解和温柔,更能让孩子认识错误、改正错误。
作为教师,心中也一定渴望得到孩子的爱、得到家长的理解和尊重,那么,请先做到爱孩子,做到理解和尊重家长。在孩子做错事时,应先理解为孩子成长中必然遇到的困难,重视和了解孩子的内心渴望,及时给予关爱,以爱心、耐心和宽容帮助孩子解决困难。愿学校永远是孩子最安宁的乐园!
欢迎继续关注经典案例。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