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军加速推进军事变革的过程中,总有人说缺乏实战经验是制约部队战斗力生成的重要因素,是制约变革、影响打赢的重要障碍,遗憾无奈之情溢于言表。笔者认为,这种说法言过其实,既不可取、也不科学,轻则影响士气、消解信心,重则迷惑思想、误导决策。
应该说,缺乏实战经验是我军面临的客观现实,但实战并不是提高战斗力的唯一途径,甚至可以说并不是重要因素,有实战经验也未必能促进战斗力生成提高。在战争史上,实战与战斗力提升并无必然的联系,如果说有实战经验的军队战斗力一定会强,则是不成立的,反之亦然。
海湾战争时,伊拉克刚刚结束8年的两伊战争,随后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闪击科威特,实战经验不可谓不丰富,而同一时期的美国,已经16年没有打大仗了,除了少部分特种部队和空军外,大部分军队都没有实战经验,但伊拉克的实战经验并没有给其带来胜利。一战前,英国殖民战争不断,但等到一战与德军对决时,战争初期同样节节败退。在今天,我们周边有些国家在二战之后没有打过一场战争,和平的时间较之我军也更长,难道这些国家的军队就不堪一击吗?人们会这么想吗?
我们所说的缺乏实战经验更多的是与美军相比。美军近二十年来打过大大小小的十几场战争,每一次的胜利都使世人进一步强化对其“头号军事强国”的认知,其军事实力在不断胜利中被强化,甚至被“神化”。但要看到,美军近年打过的所有战争,几乎都是非对称战争,双方的实力不可同日而语,弱国、小国不过是美军检验新理论、新战法、新装备、新武器的试验场罢了。美军“可怕”之处,并不是实战经验多,而是其超前的理论研究、较快的科技创新、先进的武器装备、顺畅的指挥体制和强烈的忧患意识,这才是美军打赢的根本原因,也是战斗力生成的根本途径,对此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
在今天科技日益发达的情况下,人们认识战争、感知战争、预判战争的能力大大加强,对未来战争形态、作战形式的演判更趋准确。比如,对未来作战是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这一研判,就不必非要经过实战才能验证。同时,具体到我国而言,危险源多、威胁面广、敏感期长,什么时候有冲突、以怎样的形式出现、多大规模等问题都不确定,我军不可能像某些霸权国家一样“无事生非”,用实战去一一检验,这也不符合我军积极防御的大战略。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