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全球经济中心的转移导致全球经济结构和经济循环机制的变更,这种变更主要表现为全球经济两极化格局的产生,一极是以美国为代表的世界发达国家,由于产业转移和外包,它们成为消费型国家,由此走向经济的衰退。另一极是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国家,由于全球资本和技术的输入,它们成为生产型国家,由此走向经济的发展。历史上美国和西方国家曾将发展中国家作为廉价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市场,而生产和研发集中在西方发达国家,在这一全球经济循环机制中,财富源源不断地从发展中国家流入西方发达国家,以至于穷国愈穷,富国愈富。而现在跨国公司为主导的经济全球化,将发展中国家作为全球廉价生产基地,然后将产品运回母国,因此美国和西方国家成为消费型社会和农产品和原料出口国。在这一循环机制中,全球经济结构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这是西方国家始料未及的,全球财富出现了倒流,富国在变穷,穷国在变富,因为生产基地、资本和技术移至发展中国家,它们被成为世界工厂,推动了出口及外汇诸备,整个社会处于良性循环发展,而与此相对,因为资本、技术和产业的转移,美国和西方发达国家成为消费型国家,发展势头减弱,工作机会减少,中产阶级每况愈下。消费依赖于进口,而进口的增加导致贸易逆差的加剧,于是它们从原来的债权国成为了债务国。
其三,全球经济结构的这一变化导致全球财富分布的改写,根据统计,在全球GDP中,新兴经济体比重已经上升到50%,从2003年到2010年,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长每年都比发达国家经济体高出4%,代表全球GDP三分之一的新兴经济体推动了全球三分之二的经济增长。全球外汇储备为8.1万亿美元,中国拥有3万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一。与此对应,全球外债总值为56.9万亿美元,美,英,德,法,意,荷,西班牙等西方国家分别处于前10位,它们外债总和已占全球债务82%,而美国外债达13.6万亿美元,占全球外债的23.9%。目前美国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债务国,而中国是美国的最大债权国。
全球化主导了冷战后全球经济结构的变化,而全球经济结构的变化导致了全球经济两极化的产生,美国和西方国家依然是创新大国,但是它们越来越趋于纯粹消费型大国,只创造,不制造;只消费,不生产;只进口,不出口。与此相反,中国和新兴经济体国家在全球产业分工体系中越来越趋于纯粹生产型国家,为美国和西方国家的消费打工,它们只生产,不消费;只出口,不进口。由此导致国际贸易和全球经济发展的失衡,导致美国和西方发达国家的衰退和中国以及新兴经济体国家的崛起。目前双方关系变化已经到了一个转折点,美国和西方国家由于债务危机已经无法继续购买和进口中国和新兴经济体国家生产的商品,除非中国和其它国家继续借钱给美国和西方国家,与此同时,没有美国和西方国家的消费,中国和新兴经济体国家的制造和生产将面临困境,出口拉动型经济增长模式将难以为继,由此全球化时代经济增长模式陷入困境。那么如何摆脱这一增长极限和困境呢?对于美国和西方发达国家来讲,他们将不得不节衣缩食,同时再造制造业,因为唯有制造业才能拉动就业,增加出口,换取外汇和积累财富,但是问题是劳动力工资成本和高福利政策阻止了这一发展方向。对于中国和新兴经济体国家来讲,面对全球消费萎缩,他们必须扩大内需以解决有效需求不足,但是问题是如何扩大内需?增加工资以扩大消费是有限的,而通过借债消费模式以扩大消费,势必重踏美国和西方国家的老路,最终陷入债务危机。无论是美国和西方国家,还是中国和新兴经济体国家目前他们都面临经济增长的极限和困境,世界正处于十字路口,何去何从以及如何转型?这无疑是他们面临的共同问题和考验。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