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社区工作坚持群众路线的几个着力点

重庆:社区工作坚持群众路线的几个着力点

社区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夯实社区工作基础,是走实群众路线的基本要求。基础不牢,地动山摇。通过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进一步转变社区工作作风,深入群众,了解需求,切实解决群众关心的难点、热点和重点问题,对化解社会矛盾,维护人民利益,密切党群关系,筑牢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因此,坚持群众路线,夯实社区工作基础,特别要抓好构建和谐党群关系的几个着力点。

坚持密切联系群众,解决好与群众的感情问题

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在长期革命实践中形成的光荣传统,也是党取得一切胜利的政治保障。90多年来,我们党之所以能由小到大、由弱到强,根本在于我们始终坚持与群众血肉相连、心心相系、生死与共,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权为民所用。当前,世情、国情、党情均已发生深刻变化,一些党员干部信念弱化、道德滑坡,逐渐淡忘了党来源于人民、必须根植于人民、服务于人民的道理,与人民群众的感情逐渐淡化,权力发生异化,生活惰落腐化。这是值得我们高度警惕,并引以为鉴的。人心向背,关系政党存亡。苏共等一些大党老党下台的深刻教训表明,疏远人民,高高在上,漠视人民利益,甚至与民争利,群众迟早会由坚定的支持者转变为坚决的反对者的。早在长征时期,毛泽东就一针见血地指出,“我们应该深刻地注意群众生活的问题,从土地、劳动问题,到柴米油盐问题。”“一切这些群众生活上的问题,都应该把它提到议事日程上。应该讨论,应该决定,应该实行,应该检查。”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始终坚持把人民放在最重要的位置,所以人民也把他们当亲人。即便有过失误、错误,也能长期得到人民的衷心拥护和爱戴。

群众构成社区,社区服务群众。小社区,大社会,社区工作,看似琐碎平凡,却上承国家,下连人民,是连接党委、政府与人民的纽带。各种惠民政策需要经过社区的细致工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人民群众的各种问题也需通过社区向上传递。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社区工作关系国计民生、社会稳定、家庭和谐,是为民解难、为党分忧,增强党同人民感情问题的重要桥梁。社区工作者只要对人民充满深厚感情,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即便是小事平凡事,也一定能得到人民的理解和支持。群众在我们党员干部中的分量,就是我们在群众中的分量,我们把群众当亲人,群众自然也会把我们当亲人。我们一定要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群众利益无小事,群众反映的问题,不能简单的应付了事,而是能解决的要及时解决。如对待失业人员,不是简单的让其吃低保,而是根据实际条件,充分利用社区职业中介为其提供就业岗位,一次不行,再来一次,直到基本解决失业人员的自食其力问题。如实在不能解决也要解释清楚原因。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好党员干部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问题

人民群众看党的形象,既看党的高级领导人,更关注身边的基层党员干部,既看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制定是否完善正确,还要看执行政策的党员干部的形象如何?党员干部贯彻落实路线方针政策的态度坚决、执行力强、形象好,人民利益得到保障,人民群众对党的感情就深。革命战争时期,人民之所以愿意跟着党走,一是我们党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真正从人民的利益出发;二是我们党员干部善于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中展示的形象好,得到了人民的支持。

社区是展示党委、政府形象的重要窗口。贯彻落实党委、政府的惠民政策,管理社区居委会财产,做好社区公益事业是社区的重要职能。一粒米中见世界。社区工作者的形象在一定程度上代表党委、政府的形象。形象不是吹出来的,是干出来的。群众不是看你说得怎么样,而是看你做得怎么样?是不是真正立党为公、执政为民?那种光说不做,或者说一套做一套,建立不起在群众中的好形象。

解决好在群众中的形象问题,社区工作者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一是建立良好的工作形象。宣传宪法、法律、法规和政策,不能念念文件,开开会议,动动嘴巴,翘翘腿子。应该结合社区自身实际,深入群众,了解社区居民合理诉求,维护社区居民合法权益。用各种喜闻乐见的方式,教育社区居民遵纪守法,认真履行法律规定的应尽义务,爱护公共财物。二是树立良好的自身形象。打铁还需自身硬。社区工作者的能力水平、职业操守、品行修养都是做好社区工作、树立自身形象的基本前提。社区工作者树立形象要破除“三个不一”,即言行不一、言言不一、言心不一。所谓言行不一是指嘴巴上整天挂着为人民服务,却不深入楼栋庭院,走家入户,服务群众动口不动手。言言不一是指人前一套,人后一套,对上一套,对下一套,对不同的人说不同的话。言心不一指说的话不是心里想的话。嘴巴上说是为人民服务,心里想的却是为人民币服务。这些都会严重损害社区工作者形象。只有言行一致、言言一致、言心一致,才能树立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好形象。

坚持批评与自我批评,解决好维护人民群众利益的问题

坚持群众路线,做好社区工作离不开批评与自我批评。“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能帮助我们及时发现错误,纠正错误,克服缺点,不断进步。害怕面对矛盾,不愿开展积极的思想斗争,任随不良思想行为的滋生蔓延,就会脱离群众、损害群众利益,伤害群众感情,造成人心涣散,失去群众基础,伤害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

直面群众、直面矛盾是社区工作的显著特点。社区作为一个自治组织,维护社会治安、调节民间纠纷、开展法制教育、公德教育等大量工作哪一样不动员群众,哪一样不依靠群众?如果作风不好、人心涣散,不仅失去影响力,还会失去凝聚力。一些社区干部在具体工作中不敢直面矛盾,对辖区内一些损害公众利益的行为,如违章搭建、乱停乱放、乱扔垃圾等现象不敢批评、不敢抵制、不敢坚决斗争,就是心存私念,害怕遭到当事人报复。实际上,开展积极的批评与自我批评,如逆耳忠言、苦口良药,不仅有利于个人的进步,同时也有利于维护群众的利益和社区和谐。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