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波:埃及动荡局势让奥巴马政府两难(2)

胡波:埃及动荡局势让奥巴马政府两难(2)

伊朗政府则失去了一个“志同道合”的盟友。

虽然埃及穆兄会政权与伊朗伊斯兰政权的教派不同,前者信仰逊尼派,后者则是中东地区什叶派的代言人,但双方拥有相似的政治理念,都推崇政教合一,在宗教问题上均较为保守而激进。因而,穆尔西执政期间,双方惺惺相惜,关系发展迅速。在这种情况下,穆尔西突然倒台,伊朗自然非常失望。伊朗外交部发言人阿巴斯·阿拉格希则声称,穆尔西下台是一场军事政变,表示伊朗反对军队介入政治,要求埃及恢复穆尔西的合法地位。不过,和叙利亚类似,设若埃及乱局能将美国拖住,美国在核问题上对伊朗的压力可能会得到一定减轻,此事对伊朗而言也未必全是坏事。

更为忧虑的是土耳其埃尔多安政府。土耳其有着长期的军事政变历史,埃尔多安自上台以来,就力求打压军方、防止军事政变,而且埃尔多安领导的正义与发展党和穆兄会颇有渊源,政治上土耳其政府很难认可埃及军方的这种做法。况且,土耳其政府在穆尔西执政的一年中,对埃及进行了大量投资和高额贷款,并扩大了同埃及的商业贸易,穆的倒台会损害其经济利益,埃尔多安很难无动于衷。因此不难理解,土耳其为何与伊朗一道成为国际社会为数不多的公开给穆尔西鸣不平的国家。

以色列则有可能面临南北受敌的安全风险。

长期以来,以色列依赖埃及军队遏制西奈半岛上的伊斯兰极端分子,并共同抵御加沙地区的圣战者等武装组织。若埃及陷入动荡甚至内战,势必削弱其政府和军队的控制力,西奈半岛等地将形成新的力量真空,极端分子和巴勒斯坦抵抗组织很可能在此开辟针对以色列的第二战场,这将严重损害以色列的安全。

两难的奥巴马政府

对于美国奥巴马政府而言,这绝对是令人沮丧的意外。本来,奥巴马政府正意欲在中东下盘“大棋”,试图在此“有所作为”,大力在叙利亚问题和巴以问题上长袖善舞。然而,这两大问题刚刚有点起色的时候,埃及乱了。

埃及是中东大国,在阿拉伯世界有特殊的影响力,自1978年《戴维营协议》签署后,美埃关系就与美以关系一道成为美国中东政策的两大基石,美在巴以问题上尤其倚重埃及。若埃及形势久久未平,将可能导致美国正推动的巴以谈判及中东和平进程破产,并诱发恐怖主义势力和极端分子坐大。美国与埃及军方关系一向亲近,并不喜欢穆尔西,实际上放任或默认了埃及军方发动的“二次革命”。但埃及过渡之路依然是路漫漫,当前,穆尔西依然拥有以穆兄会为主的众多支持者,不会轻易与埃及军方妥协,双方的对峙及流血事件还会不断发生,这将使得奥巴马的对埃政策颇为纠结。

出于价值观和舆论考虑,美国需要敦促埃及军方避免暴力、恢复民选政府;可出于现实利益考虑,美国必须尽量避免其行为危及对埃及军队的未来影响力,也就不能逼埃及军方太甚,军事援助还得继续进行。在埃及军警开始清场后,奥巴马8月15日发表讲话,虽强烈谴责埃及临时政府针对示威者的暴力清场行动,并宣布取消两国原定下月举行的联合军事演习,但依然维持对埃及每年15亿美元的援助。

更麻烦的是,埃及变局已经促使了中东力量格局的变迁,一些变化可能会影响美国的整个中东计划,如土耳其和埃及关系严重受损,这可能会影响美国组织的对叙战略包围,而以色列恐怕也没有余力多考虑巴沙尔问题和与巴勒斯坦的和谈。如果埃及局势迟迟没有好转,得不到控制,将会继续导致中东地区发生新一轮的政治“洗牌”,这极大影响了奥巴马政府在中东的雄心和计划。

美国在埃及问题上的两难凸显了其在中东政策的多重困境。短期来看,美国很难顺利地在中东地区进行战略收缩并平稳抽身。埃及局势无疑会进一步分散美国的对外资源,这使得美国在其他地区的投入力度必将受到影响,美国副总统拜登最近鼓吹的所谓在全球事务中“边走路边嚼口香糖”的美式浪漫估计难以如愿。

对于国际社会的其他国家来说,中东已经够乱了,几乎已经丧失了乱中渔利的空间。目前,世界多数国家对埃及局势普遍表示担忧,呼吁有关各方进行对话,非暴力解决矛盾,避免局势升级。因为如果埃及出现叙利亚、伊拉克或利比亚式的教派冲突或内战,中东局势有可能走向全面失控,这对世界反恐、国际安全以及全球能源稳定来说,都不会是好消息。

(作者系北京大学中国战略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