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群众放心坎上 做人民的好公仆

把群众放心坎上 做人民的好公仆

——从延安时期的干部作风说起

延安,这个中国的“红色之都”,自上世纪30、40年代起就成为无数革命志士心目中的“圣地”,现在还吸引着全国各地干部群众纷纷来此参观学习。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的13年,是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13年,血与火的考验锤炼出共产党干部艰苦朴素、一身正气,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忠于职守、克己奉公的优良作风,这种作风和形象穿越时空界限,今天仍然在无声地告诫各级党员干部——要传承党的优良作风,把为人民服务的事业进行到底。

朱德同志曾说,在延安“只见公仆不见官”,这是对延安时期干部队伍的真实写照。走在当年延安的街巷,时常可以看到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同志与当地农民并肩而行,无拘无束地聊天谈心;周恩来同志亲自到三五九旅家属驻地,召开孩子妈妈座谈会;朱德总司令在“抗大”经常聚集青年人席地而坐,与大家探讨问题,关心他们的生活困难。在延安,干部与群众打成一片,官民平等的原则随处得到体现;各种革命者之间,毫无例外,都是情同手足,以平等待人,互帮互助,教学相长的同志关系,没有上下级的隔膜与能上不能下的风气。爱国华侨陈嘉庚先生访问延安,共产党干部公正、民主、廉洁、亲民的作风给其留下深刻的印象,使他由衷感慨:“中国的希望在延安”。

不把自己当作特权阶层,一心为民,大公无私,延安时期的党员干部以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人民公仆”一词的真正内涵。在延安召开的党的七大把“为人民服务”写入党章,强调党除了人民大众利益,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党的干部是党的事业的骨干,是人民的公仆”。“公仆”意识,是共产党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体现。

斗转星移,中国共产党已由延安时期的革命党转变为执政党,历史经验启示我们,党的作风建设必须与不同阶段党的中心任务紧密相连。当前,我省正面临着推进“两个率先”,建设美好江苏的历史任务,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使发展成果惠及全民,让“两个率先”为广大群众所认可,必须有一支将人民利益置于首位的干部队伍,需要我们的领导干部进一步增强“公仆”意识。省委书记罗志军说:“要时刻把群众放在心坎上、做人民的好公仆。”如何做好人民公仆?我们应学习延安时期的共产党干部,让自己多一点亲民作风、民主作风、实干作风和依法办事的作风。

多一点亲民作风,善于倾听沉没的声音,着力维护社会弱势群体利益。延安时期党的干部,不论是中央首长,还是普通干部,都十分注重深入群众,对社会边缘人群、弱势群体的声音尤其关注,毛主席曾亲自在枣园给60岁老人祝寿,一时传为美谈。弱势群体的声音虽然微弱,但往往是影响整个社会和谐稳定最脆弱的那根神经。经过“十一五”的努力,我省已在总体上实现小康,“十二五”时期面临着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并争取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历史性目标。但“平均数不代表大多数”,因区域、城乡发展不平衡及其他种种原因,全省各地仍有一些群众生活在最低生活保障水平以下,他们或是因病因残致贫的农村家庭、或是孤寡无助的老人、或是下岗失业者、或是遭受各种有形无形歧视的外来务工群体等,他们渴望得到救助,也许拉一把就能完成“自我救赎”,但由于缺乏足够的话语权,其利益诉求往往成为“沉没的声音”,这些声音长期累积就转化成对社会的怨气。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不仅要关注“多数”,更要着重解决“少数”人的困难。化解社会怨气,打捞沉没的声音,必须深入群众,了解群众特别是社会弱势群体的所需所愿。多一点亲民作风,党员干部就要勤下基层,多到农村、社区和基层驻点调研,轻车简从,住下来、扎下去;就要善于利用网络等各种信息渠道,多与群众直接交流,聆听群众呼声;就要理性看待群众上访,丢掉一堵了之的思维,带着耐心、带着感情,在与群众的零距离接触中了解民情民意、破解发展难题、化解社会矛盾。

多一点民主作风,尊重群众首创精神,团结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参与经济发展和社会管理。延安时期党的干部十分注重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同搞好根据地建设。以“三三制”为特征的民主政权,包容了社会方方面面的代表,吸收了各阶层的精英。现在,作为执政党的干部,更应尊重群众首创精神,善于保护、发现并利用好民间的创新冲动。纵观改革开放以来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江苏人的创业、创新精神是有目共睹的,从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到外向型经济突飞猛进,从江阴模式到昆山之路,来自基层的自主创造常常成为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原动力。“十二五”时期,我们要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各级党员干部必须虚心向专家请教,大力引进各类人才,吸收海内外一切地区发展经济的有益经验;要创新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必须积极培育社会组织,整合社会力量,实现党委政府和社会组织的合理分工。多一点民主作风,党员干部就要破除“全知全能”观念,团结各阶层人群,以群众为师,善于听取不同意见,学会从“异质思维”中获取经济发展、社会治理的教训和启示,唯此才能避免GDP增长了、群众幸福感却没有同步增长的现象,才能走出社会一管就死、一放就乱,政府兴师动众、民众挫折感无力感等弱势心态却挥之不去的怪圈。

多一点实干作风,率先垂范、埋头苦干,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发展业绩。上世纪40年代初,为突破国民党物资封锁,延安根据地发起大生产运动,干部带头劳动,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我们党历来是反对空发议论、提倡实干苦干的,党的干部更应率先垂范。众所公认,勤勉、务实一向是江苏各级党员干部的显著优点,正因为有这种优点,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才能排除一切不利因素的干扰,全心全意谋发展,全心全意改善人民生活。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我们仍要坚持这一优良传统。必须看到,“两个率先”要让群众认可,决不仅仅取决于华丽的发展数字和光鲜的城市面貌。GDP崇拜,形象工程,土地财政“寅吃卯粮”、招商引资好大喜功……,种种不实事求是、好高骛远的做法,本质上是一种“媚上”心态在作祟,“上有所好,下必甚焉”,领导干部自身风气不正,基层干部投其所好,最后造成的社会损失往往由群众来“买单”。多一点实干作风,我们就要说真话,不搞欺上瞒下、报喜不报忧,加大政务公开力度,维护党委政府公信力;就要做实事,落实居民收入7年倍增计划,强化社会保障,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兑现好对人民的承诺。改革财税体制、转变政府职能,破解民工荒、民营企业经营难、科技创新动力不足等实际困难,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营造好制度环境;就要用对人,端正选人用人导向,创新考核方式,不让老实人吃亏,不让埋头苦干的人埋没。对干部评价不仅要看做了多少事,还要看花了多少成本,是否符合群众意愿,不要让“沉没的成本”侵占了公共利益,不要把“被发展”强加在群众头上。

多一点依法办事作风,心怀敬畏、慎于用权,做法治社会的表率和维护者。延安时期的社会环境总体上是战争环境,为保护党的政权,一度也曾出现对敌我斗争形势估计过度、执法过严的趋势,但党中央及时发现并制止了这一势头,通过批评和自我批评,使根据地法制建设重回正轨。党的权力是广大人民群众赋予的,党的干部应对手中的权力心怀敬畏,在法制的原则下谨慎用权。实事求是地说,现在对于各地方、部门、单位领导特别是一把手的权力监督和制约还很不够,给他们滥用权力留下了制度空间。在经济社会转型期,社会利益多元化带来的纷争会比以往更多一些,处理的难度也会更大一些,但这并不意味着“一把手”们可以凌驾于法律之上,使用各种“非常规”手段来排除“干扰”。“一把手”的法治意识淡薄,往往造成下属的“无法无天”。城管冲突、拆迁矛盾,本来并非城市化进程里无可避免的“阵痛”,如果执法者的作风不那么粗暴,就不会成为官民间解不开的死结;民工讨薪、集体上访,原是群众表达诉求、维护权益的不得已方式,若是依法应对得当,也不至于演化成群体性事件而频频成为社会矛盾的导火索。试问,如果“暴力执法”的逻辑是合理的,那么“暴力维权”又如何消除其存在的土壤?未来几年,我省正处在巩固第一个率先,争取实现第二个率先的关键时刻,加强法治建设对于凝聚发展共识、营造安定的发展环境意义重大。应该看到,经济基础好、人民生活安定是我们建设法治社会的一大优势,我们要用好这一优势,让各级党员干部法治观念更强一些,自我限权的意识更浓一些,接受监督和批评的胸襟更广一些,做法治社会和法治原则的自觉维护者。

“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如果我们的各级领导干部都能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如果全省多一些像张云泉、李元龙、张雅琴、吴仁宝、常德盛这样人民的好公仆,我们将不仅得到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戴,党的事业也将会更好更快地得到发展,“更上一层楼”。

(群众2011第7期 群众杂志社赴延安学习考察组)

责任编辑:葛立新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